小知识:血小板减少症概述-症状与病因

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液内的血小板(凝血细胞)计数低,这会增加出血风险。

如果骨髓合成的血小板过少或者血小板过多被破坏或积聚在肿大的脾脏内,会发生血小板减少症。
可见皮内出血和瘀青。
医生利用血液检查作出诊断并确定病因。
有时需要治疗(例如血小板输注,使用泼尼松和增加血小板生成量的药物,或者切除脾脏)。

血小板减少淤青
血小板减少淤青

血小板是在血流中循环的细胞,有助于凝血。通常,血液含有约 140,000 至 440,000 个血小板/微升(140 × 109 至 440 × 109/升)。如果每微升血液内的血小板计数降至约 50,000(50 × 10 9/升)以下,甚至较为轻微的损伤也会引起出血。然而,在每微升血液的血小板计数降至 10,000 至 20,000(10 × 109 至 20 × 109/升)以下之前,一般不会出现最严重的出血风险。在如此低的血小板水平下,即使没有任何可辨识的损伤也可能会出血。

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

许多疾病可以导致血小板减少症。
在白血病或其他骨髓疾病中,血小板减少症会在骨髓不能生成足够的血小板时发生。
感染丙型肝炎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的病毒)、埃-巴二氏病毒(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常见病因)以及其他许多病毒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减少症。

在肝硬化、骨髓纤维化和戈谢病中,肿大的脾脏会捕获血小板,导致血流中的血小板数目减少。

大量输注红细胞可稀释血液中过浓的血小板。
最后,在许多疾病中,身体可能会过多地使用或破坏血小板,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三种疾病: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有些药物(如肝素、某些抗生素、乙醇、抗癌药物和奎宁)也会引起血小板减少症。药物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可能归因为
骨髓毒性导致骨髓生成的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受破坏量增加(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症的症状

血小板低

皮内出血可能是血小板计数低最先表现出的征象。小腿皮肤内经常出现许多小红点儿(瘀点),并且即使轻微损伤也可能导致瘀青(瘀斑或紫癜)。还可能出现牙龈出血、便血或尿血。月经量可能不寻常的增多。出血难以止住。

随着血小板数目的减少,出血加重。血小板极少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道大量失血,或者脑内即使没有受伤也可能会发生危及生命的出血。
症状出现的速度取决于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和严重程度。

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

进行血液检查以检测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
进行其他检查以确定是否患有可能导致血小板计数低的疾病
对于出现异常瘀青和出血的患者,医生会怀疑血小板减少症。患有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的疾病的患者需定期接受血小板计数检查。有时,由于其他原因对无瘀青或出血的患者进行血液检查时,可发现血小板减少症。

确定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是治疗的关键。某些症状可能有助于确定病因。例如,如果血小板减少症由于感染引起,则患者通常发烧。与此不同,如果病因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则患者通常不会发热。

如果医生在体格检查时可触摸到脾脏肿大,则提示脾脏捕获血小板,血小板减少症可归因于导致脾脏肿大的疾病。

血小板计数可使用自动计数仪测量以确定血小板减少症的严重程度,并可采集一份血样在显微镜下检查,以便为确定病因提供线索。偶尔需要从骨髓取样并在显微镜下检查(骨髓活检和穿刺),以了解血小板生成的情况。

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

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
避免受伤,不要使用可影响血小板的药物
有时需要输注血小板
治疗基础病常常可以改善血小板减少症。药物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在停药后通常可以纠正。对于自身免疫机制所致血小板破坏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如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可采用泼尼松治疗以减缓血小板破坏,也可使用增加骨髓内血小板生成量的药物,有时需切除脾脏(脾切除术)。

血小板计数低且异常出血的患者通常不应使用可损害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或非甾体类抗炎药)。
血小板计数极低的患者通常需要住院治疗。如果发生重度出血, 可输注血小板,但有时输注的血小板也会被基础疾病破坏。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9010.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2)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年10月6日 下午12:54
下一篇 2022年10月6日 下午3:13

相关推荐

  • 和大家分享一下血小板减少治病经历

    我是2010年9月确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12年复发,血小板2万,中药治疗一年,效果不佳。2013年5月份再一次复发,当时血小板只有6千,无奈之下第二次使用激素治疗,最初激素用量每天12片,经过两年的治疗,目前药量也从最初的12片减到隔天吃四分之一片。两年的激素治疗和调养,最近两个月血小板指标保持的不错,2015年4月最新复查结果14.3万。在病友…

    2023年2月15日
    1.8K00
  • 特比澳药品常识_特比澳的一些小总结

    特比澳药品常识_特比澳的一些小总结 一、特比澳说明书二、有关TPO问题的摘录三、中美血液病专家研讨会之国外对TPO的认知及试验性结论 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是刺激巨核细胞生长及分化的内源性细胞因子,对巨核细胞生成的各阶段均有刺激作用,包括前体细胞的增殖和多倍体巨核细胞的发育及成熟,从而升高血小板数目。肝和肾可能是TPO的主要产生…

    2023年7月14日
    4.7K00
  • ITP十年后发现免疫指标异常的该如何治疗

    女,24岁。血小板减少近10年,最初发现下肢出血点,骨穿诊断为ITP。之后一直反复服用强的松和中药。激素比较敏感,但是每次激素减到3片就没有用了,血小板会最低降到个位数。2011年发烧近10天,没有感冒症状,就是发烧,最高近40度,期间住院化验免疫指标:抗核抗体ANA:1:320 ,其他阴性.乳酸脱氢酶520,血沉30.血小板一直上升(当时服用激素),单核细…

    2024年8月5日
    41800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RA)

    特比澳(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是沈阳三生自主研发并在全球上市的国家一类新药。现上市17年,已成为治疗各类血小板减少症的重要药物。 血小板是人体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了许多生理病理过程,包括血栓形成、出血、炎症、伤口愈合、抗菌宿主防御、血管生成等。血小板的质和量的异常可导致出血性疾病。血小板生成素(TPO)是血小板生成的关键性调控因子。TPO不仅能特异性的刺激…

    2023年2月17日
    6.2K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血小板低,希望能抢救下

    三年前查出血小板低,起因想生个儿子吃了中药偏方,那个偏方吃过月经大量流血,没在意,后老公出车祸不眠不休照顾老公,半年后发现身上长时间淤青,后口里一直有血腥味,再发现胳膊下一片血点,才去医院检查,结果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就是所有指标都没问题,只有血小板16 之后两年激素药控制,停药就掉,打过美罗华无效,查过骨髓没问题,到疫情前发现激素药对我无效了,渐停激素,激素…

    2023年12月20日
    707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