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分类及治疗原则

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是一种由免疫因素介导的疾病,根据发病机制不同可分为B细胞介导的血细胞减少症和T细胞介导的血细胞减少症。B细胞介导的血细胞减少症是因不明抗原刺激,导致B细胞过度活化自身抗体产生,最终作用于血细胞表面抗原,导致细胞失能。T细胞介导的血细胞减少症,主要是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颗粒酶、穿孔素或Fas/FasL途径导致血细胞减少,最终的临床表现均是贫血、出血和感染。​

全血细胞减少
全血细胞减少

临床上要区分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与非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因治疗上有所不同,例如肿瘤性贫血作为非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的一种在治疗上要应用增强免疫力的药物,而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因发病中有免疫因素的参与,多采用免疫抑制治疗。​

具体分类方面,自身抗体介导红细胞减少称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自身抗体介导血小板减少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抗体介导中性粒细胞减少称为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自身抗体介导红细胞、血小板减少称为Evans综合征,自身抗体介导非成熟血细胞减少称为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针对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的自身抗体介导的血细胞减少称为纯红再障。针对ADAMTS13抗体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所有这些自身抗体介导的血细胞减少其发病机制均可归结为Th2/B淋巴系统功能亢进性疾病,治疗方面主要是针对B细胞治疗。​

另一类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血细胞减少症,主要与Th1型细胞因子过度活化导致骨髓造血系统凋亡有关,包括T淋巴细胞因子介导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T细胞因子介导的粒细胞减少症等,此类疾病激素免疫球蛋白往往无效,也是临床上常见的顽固性血细胞减少,需要抗胸腺球蛋白(ATG)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治疗。​

治疗方面,首先是支持对症治疗,改善患者的基本状况。其次完善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的分型检查(区分B细胞或T细胞介导的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最终,根据发病机制不同,进行治本治疗,对于Th2/B细胞(自身抗体)介导的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经济条件许可时可选用美罗华治疗,如经济条件不允许,可选用激素冲击、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治疗,病情控制后均需环孢素巩固治疗。对于T细胞(Th1型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需选用抗胸腺球蛋白、抗淋巴细胞球蛋白、霉芬酸酯、FK506或氟达拉滨针对T细胞治疗,病情控制后环孢素巩固治疗。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要应用包括GM-CSF、EPO、TPO等刺激造血的药物。​

美罗华
美罗华

问题1: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治疗前检测哪些指标?治疗有何异同?​
答: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可以检测:Th1型细胞因子如IFN-γ、IL-2水平,或流式细胞检测CD4+IFN-γ+双阳的T细胞鉴别Th1细胞介导的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也可以检测针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自身抗体水平,或CD5+、CD20+、CD19+B1型B细胞比例或IL-4+、CD4+双阳是T细胞比例,鉴别Th2/B细胞介导的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治疗上T细胞亢进可用抗胸腺球蛋白、环孢素或氟达拉滨,B细胞亢进可用激素、IVIG、环磷酰胺或美罗华。

问题2:所有免疫性血细胞减少患者是否均应进行分型检测?先前治疗是否有影响?​
答:是的,均应该进行上述分型检测,在邵教授的团队,他们有明确的检测流程。临床工作中遇到已经接受过治疗的患者,接受相应检测时应考虑到治疗干扰的可能,但只要血象有异常,相信应该能够检测出具体分型。如无法进行分型,可选用激素或CTX等进行试验性治疗。​

问题3:SLE顽固性血小板减少应该如何治疗?​
答:SLE导致的顽固性血小板减少多数是B细胞亢进介导的,治疗上应首选激素冲击治疗。如无效,患者经济条件许可,可用美罗华;如患者经济条件不允许,可用环磷酰胺。最终用环孢素维持治疗。​

问题4:是否推荐多靶点联合治疗方案?​
答:不推荐该治疗方案,因为无法区分明确患者的免疫分型,所以不推荐多靶点联合治疗,而推荐逐一更换治疗药物,以明确患者的免疫分型。​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8041.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1)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年8月19日 上午10:27
下一篇 2022年8月19日 下午3:49

相关推荐

  • 四肢无力血小板降到0,转院治疗血小板还是个位数

    大家好我是今年刚发的itp,在群里看到好多女性朋友跟小孩的病历,男性朋友的较少,在这里讲讲我们itp历程供大家参考,也请大家帮我分析分析。 今年7月28号发现手臂上有红点,(有点像刮痧那样的一小片)因为是夏天,刚好在袖口附近(短袖)还以为是天热衣服蹭起的就没注意,第二天手臂腿上背上也有,买过敏药擦,第三天更多,去医院,血常规血小板21,医生建议住院,当天住院…

    2022年12月9日
    1.3K00
  • 怀孕34周,血小板只有13该如何治疗

    我现在怀孕34周,血小板只有13了,从18年确诊为ITP后一直维持在30,期间试过各种升血小板的西药和中药,但都维持在30多,不吃药也还是30多,就没在吃任何药了,直到2020年7月查出怀孕后我特别注意血常规的复查,前三个月一直是30多,四五六个月为20多,从四个月开始贫血严重,于是五个半月输了两个单位红血,七个月输了两个单位红血,血小板从六个月开始降为10…

    2022年5月21日
    1.4K00
  • 想增强免疫抗感染,ITP患者该怎么吃?

    天气渐渐变冷。最近也总是忧心忡忡,担心感冒、病情复发。病毒、细菌等感染确实容易引起血小板计数下降,导致病情反复难愈。所以,如何通过饮食增强免疫力也是胶原镖师最常被问到的问题。营养不良容易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受损,利于感染发生发展,而感染又会加重营养不足。很多人这不敢吃那不敢吃,或专挑“滋补”食物来吃,这样都容易导致营养素缺乏。而营养缺乏常常不是只缺乏某种营养素,…

    2023年6月2日
    1.6K00
  •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和继发性的区别

    原发性与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区别主要是病情不同。原发性血小板减少不属于遗传性疾病,一般是由于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失衡缺陷、免疫系统失衡紊乱,造血功能紊乱导致的疾病。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是由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者具有细胞贫血等疾病导致的血小板减少以及风湿免疫结缔组织疾病引起等等…。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它不是一种单独性的疾病,而是原发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可由药物、感染、继发…

    2023年3月6日
    1.6K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天天看着宝宝吃激素,喝中药真的好心疼

    1月5日,宝宝(3岁)牙龈红肿发紫,伴有发烧,到扬州苏北人民医院检查,血小板只有4,立即住院,用了丙球,激素,维C及抗感染等治疗,1月13日9天后出院,血小板升到373多。(之前脸上有红点以为是碰到那里没在意,一次鼻子有一点点淡淡的血水,一次小内裤上也有一点点淡淡的血水)出院后一天吃2颗强的松,1月18,血小板388,减药,吃1颗半 1月21,血小板228,…

    2023年1月15日
    1.2K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