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全过程

关注天涯很久了,从来没有发言。这次,决定将自己的经历写出来,希望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过程,让热心的人们打消疑虑,更多人加入到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库中,集中大家的力量,让我们大家帮助大家,给需要的人多一个机会。

造血干细胞捐献过程
造血干细胞捐献过程

造血干细胞捐献,也称骨髓捐献,很多人都听说过,但可能大多数人并不了解。12年前,在一次献血的过程中,我看到献血车上发放的资料,了解到了中华骨髓库(现已更名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相关信息,当时做了登记,预留了资料。当时想法很简单,作为一个健康的人,有机会能帮助别人是件非常好的事情,至于是否能配型成功而真正能帮到别人,其实并没有认真考虑。

今年3月,接到造干库工作人员电话,通知说,经检索,HLA初配型与一患者相合,问我是否考虑能够进行进一步配型检查和捐献。因为工作原因,我的手机号码在12年间未曾更换,造干库的工作人员能联系到我也很意外。我首先是非常惊讶,因为这么多年以来,基本已经忘记曾经登记过资料,同时,也心里涌上来很多疑虑。大约半个月以后,与造干库的工作人员约定进行面谈。

接待我的造干库工作人员本人在2010年进行过捐献,他详细介绍了整个过程,以及后续的安排。首先,澄清了一些疑虑,现在的技术条件下,通常通过外周血采集造血干细胞,而不是最初担心的骨髓穿刺。也就是说,采集的过程是类似于献成分血的方式,把血液导出体外,通过机器分离出造血干细胞,同时,将分离之后的血液再输回体内;并不需要通过穿刺到骨缝中去直接获取捐献者的骨髓,免除了穿刺带来的痛苦。HLA初配型相合之后,尚需进行高分化验,如果不相合,那就不能继续进行,如果相合,则确定是合适的捐献者,后续体检正常的话,将在3个月内进行采集和移植的手术。造干库并不向患者收取任何费用,但捐献者检验、采集发生的相关费用均由患者承担。我还关心在体外血液循环过程是否会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得知所有处理均在一次性使用的管道中进行,可以保证血液安全。另外,对于之前捐献者是否在采集后出现不良反应和后遗症,工作人员也现身说法地进行了解释和说明,在本地区已完成捐献的人员当中,尚未出现持续性的不适反应。在咨询完相关问题后,我填写了资料,并进行抽血,进行高分化验。

造血干细胞捐献过程
造血干细胞捐献过程

大约1周以后,高分化验结果出来,与患者相合。造干库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通知配型结果,并且再次请捐献者考虑是否继续进行。在最终采集前的任何一个阶段,捐献者都可以改变决定,随时终止。但是,如果改变决定,首先对患者心理是个打击,好不容易燃起的希望破灭,而之前发生的费用也需要对方承担,而且,如果在最后阶段改变主意,患者可能已经进仓,消除了自身的免疫力,这个过程不可逆,如果找不到新的捐献者,可能患者就会面临生命危险。在此时,我才感觉到这个事情已经如此真实,就在眼前。在此之前,我在网上搜过一些报道和帖子,有很多不同的讨论,有的担心采集前动员剂的危害,有的说后续检查阶段还需要穿刺取骨髓化验,有的也说采集后身体会变虚弱,甚至有的说还会有危险。关于这些事项,我搜了更多的资料,并且咨询专业的医生。综合各方面信息,我得出的结论是:整个过程并不需要穿刺取骨髓,外周血采集过程安全,从全球的案例来看,动员剂安全性很高,极个别的人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反应。中国自从建立骨髓库以来,目前完成的案例已有4300余例,并未出现严重后果。专业医生给的结论是,如果是自己家人去捐献造血干细胞,也是非常支持的。于是放心了。

1个半月后,安排的体检,检查项目比较细,尤其是抽血化验,抽了好多管,比任何一次常规体检都多。之后便是等待患者医院制定移植计划,确定手术时间。
又过了1个半月,造干库的工作人员打电话通知,说手术时间基本确定,确认我的工作时间是否不冲突,并且到单位帮我请假。采集前需要提前四天住院,采集后当天可以出院,之后,建议休息1-2周。单位领导很理解和支持,很痛快给批了假,并且安排人到时候去看望和照顾。

一周后,我住进了医院,医院条件很好,医生、护士听说的是无关第三方的无偿捐献,都很热情,很照顾。住院的期间,主要是每天打一支动员剂,这种药物的全名叫: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rhG-CSF),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它可选择性的作用于粒系造血祖细胞,促进其增殖、分化,并可增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数目和功能。在每个正常人体内都存在,是调节骨髓中粒系造血的主要细胞因子之一。(摘自百度百科)我是中午住进医院,每天下午四点打一支,在胳膊上肌肉注射,打的时候有点疼,持续大概20分钟就没感觉了。采集前一天的动员剂是在晚上11点注射,据说是为了让细胞在采集的时间相对活跃。动员剂在第2支之后开始有一些反应,轻微的头痛,有点象高原反应,还有隐隐的腰腿酸痛,不过都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不影响活动和休息。为防止缺钙,还需每天吃钙片。从身体条件来看,其实并不需要住院。住院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确保安全,护士会每天两次量体温,入院当日和采集前均采血进行化验,并且避免疲劳,注意休息。

第五天是采集的日子。前一天,护士长给两只胳膊都上了留置针。(百度文库:静脉留置针又称静脉套管针。核心的组成部件包括可以留置在血管内的柔软的导管/套管,以及不锈钢的穿刺引导针芯。使用时将导管和针芯一起穿刺入血管内,当导管全部进入血管后,回撤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导管留置在血管内从而进行输液,。)打针的一下还是比较疼的,因为针头比较粗。针头抽出后,软的导管留在血管中,并加了一个小帽儿封管。护士用胶布将导管固定。有个导管在胳膊上,弯曲胳膊时需要注意,不能做过猛的动作,避免弄伤血管,不过基本不痛。

造血干细胞捐献过程
造血干细胞捐献过程

采集当天,早晨6点护士从手腕上抽了些血做化验。7点多,主任技师来准备采集的机器和器材,接好各种导管。包括采集的过程中要补充的血浆、防止血液凝固的抗凝剂、生理盐水,还有因抗凝剂引起钙流失而需输入的补充钙的溶液。8点多正式开始采集,护士长将留置管与输血管连接,机器启动。一开始有点紧张,血流速度比较慢,血从左胳膊流出,经机器后,与生理盐水、补钙的溶液等一起由右胳膊回流。因为我很少输液,刚开始回流时,右胳膊血管有点胀痛,不过大概几分钟后痛感就消失了。慢慢放松之后,血流速度也加快了。采集造血干细胞的量,要根据患者的体重以及采集的效果来确定。根据经验,主任技师设定了12000ml的血液循环量,我用了4个小时20分钟才完成循环。这个过程中,我躺在床上,两个胳膊不能弯曲。如果弯曲了,会感觉到留置管在血管中颤动,影响血流速度下降的话,机器还会报警。期间,可能因为钙离子减少,嘴唇和双手出现了发麻的情况,主任技师说钙离子的补充量已经够了,不用担心。还有个挑战是采集时间长,不能随便上厕所,靠着在单位开会练就的忍功,这一关安然度过,避免了尴尬。除了躺在床上4个多钟头,不能翻身,不能乱动而导致的腰酸背痛之外,整个采集过程没有其他的痛苦。就像主任技师在采集开始时说的,痛的就是扎针的过程,前一天已经扎过了,他的这个采集过程不会增加痛苦,而腰酸背痛等症状呢,他也无能为力,既不能停下来,也没必要做什么治疗,只能忍着,采集完成就都好了。事实也是如此,采集完成后,一身轻松,所有难受都消失了。

采集的造血干细胞血液由患者的医生到病房中取走了,当天就会输入到患者的体内,希望这些干细胞象种子一样生根发芽,造出健康的血液。采集的造血干细胞数量是否足够,需要等化验的结果,因此留置管进行了封管,还留在胳膊上,如果数量不够,第二天还需要进行二次采集。下午7点左右,化验结果出来,采集效果很好,足够患者使用,不需要二次采集了。护士取出了留置针,取的时候一点都不痛,现代科技真神奇。

医生嘱咐,出院之后,注意休息,不要劳累,不要从事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工作,不要熬夜;钙片继续要吃一周时间;饮食上,要多吃一点高蛋白食品,红肉对补钙和补血比较有效。半年后,造干库还会安排一次体检,检验各项指标是否恢复正常。据说,很多人半年后都显著长胖了,呵呵,补得太好。我得控制一下,听医生的,吃得比平时好一点就可以,长胖了再减肥,这个任务更艰巨。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8028.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年8月19日 上午9:07
下一篇 2022年8月19日 上午10:04

相关推荐

  • ITP病友防骗指南

    首先说说这个ITP,我们要明白没有特效能治愈的药物,意思就是没有捷径,靠的是慢慢养慢慢摸索要有恒心,急不得。病急乱投医在我们身上很容易看到这种现象。我们知道西医就是丙球激素二线药,都是治标不治本,还有一个中药调理,中药是千人千方,不可能适合任何人的。 再说说骗子: 1:专门找疑难杂症下手,特别是我们这个病,因为ITP儿童大多是进过医院用药升血小板停药降血小板…

    2022年6月6日
    1.6K00
  • ITP选择“切脾或脾栓治疗”需谨慎、谨慎、再谨慎!

    众所周知,目前对于ITP的治疗在临床上分别分别一线治疗,二线治疗,中西联合治疗。常涉及到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静脉丙球,促血小板生成药物,艾曲波帕、罗米司亭等,特点是费用昂贵,停药就可能无效,很难谈及远期疗效。其他还会涉及到CD20单抗(美罗华),环孢素,切脾等。可以选择二线药物:阿伐曲,艾曲和海曲泊帕治疗升血小板明显! 切脾排在所有一线、二线治疗选择的最后,…

    2023年6月27日
    1.4K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降低

    孩子2023年1月19出生,当天检测血小板51背部有出血点入新生儿监护室。第二天检查恢复正常,过了两天22号的时候复查准备出院一下从正常跌到了10,输丙球血小板治疗两天后24号只涨到33,继续治疗观察还是丙球和血小板,26号也就是两天后22,医生叫去签字上激素了,到今天已经连续用激素三天下午复查了不知道结果怎么样。明天上午叫去做超声波和磁共振检查。之前老婆怀…

    2023年4月18日
    70800
  • 有没有什么办法让血小板不往下掉?

    我是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所有关于免疫力方面的检查今年4月份复查了一遍从18岁得病到如今每年都复查,都是抗核抗体,SSA抗体阳性,其他都正常,医生现在怀疑是干燥综合症,但我又没有眼干口燥的症状,所有的症状只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低是2,腿部全都是出血点紫色的,这7年里就只有一次牙龈出血,血红蛋白80,19.20岁这两年吃了中药,21岁到现在24岁,中间血小板都控…

    2024年5月27日
    46200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新兴疗法

    摘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外周血小板破坏和骨髓生成不足引起的。ITP的治疗基于利用皮质类固醇、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利妥昔单抗、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s)、免疫抑制剂和脾切除术。 最近在了解其发病机制方面的进展为治疗干预开辟了新的领域。脾脏巨噬细胞对血小板的吞噬作用可被脾脏酪氨酸激酶(Syk)或布鲁顿酪氨酸激…

    2023年3月4日
    3.2K1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