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再障分型治疗-竺晓凡教授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再生障碍性贫血(AA)有很多相似的地方,MDS及AA疾病早期可能表现为ITP,MDS早期可能表现为AA。鉴于疾病复杂性,在疾病早期,立即准确地判断疾病类型,是比较困难的。下面就儿童再障这一疾病的诊断、治疗选择等问题和各位专家及患者家属进行讨论。

血小板减少黏膜出血
血小板减少黏膜出血

骨髓衰竭形象地说就是田地一片荒芜、不长庄稼了;MDS则是在贫瘠荒芜的田地上长草了,而不是长的庄稼,或者说因为草的肆虐,导致庄稼不能正常生长。由于骨髓造血的异常,引起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任何一系、两系或者三系外周血细胞不同程度的减少,我们将此类疾病统称为骨髓衰竭综合征,大体可分为两类,先天性的和获得性的。获得性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该类患者占比约80%,另外20%则属先天性的,可继续细分为十几种疾病类型。必要的检查一定要做,充分的证据对鉴别清楚疾病非常重要,只有诊断明确,用药治疗才能有的放矢。

先天性的里面最常见的是范可尼贫血。先天性骨髓衰竭性疾病一个重要特征是:儿童MDS有1/3的病例是由先天性骨髓衰竭转过来的,所以临床要求过三个月或者半年,重新复查、评价。如果患儿已痊愈,可不予检查;如尚未痊愈,一定要和主管医生讨论分析,我们的诊断,对吗?
部分患者已经做过一些检查,已经进行了一些治疗,但是疗效不理想,这时我们要考虑,是诊断不正确?还是用药出了问题?对于范可尼贫血,70%的孩子会有一些畸形,比如手指、口腔、眼睛发育异常等。另外30%的孩子,没有明显畸形的情况,容易误诊为获得性再障,可想而知,疗效肯定欠佳。基因检查,对于明确诊断,具有积极意义。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医生很难一开始就能很快给疾病做出明确判断,这一点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与支持。

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
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穿检查一般选择在髂骨处进行,同时需要加上活检项目。如此一来,可较为清楚地判断是AA、MDS还是ITP?胸骨的检查,容易将早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误诊为ITP,首轮予以激素丙球治疗,血象可能很快恢复正常水平;但是后续予以同样剂量药物,血象已然稳如泰山了,类似情况患者需要再次评估。
对于胸骨检查,小孩子以及老年人检查结果是相似的,辨别不出疾病的真实状态。而髂骨检查,小孩子以及老年人的检查结果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指南上作出明确规定,要做髂骨的骨穿以及髂骨的活检。

下面分享几份病历。
第一位孩子,八岁,血细胞减少五年,发病初期按照再障予以治疗,部分有效;后改为环孢素+中药治疗,血象逐渐下降,逐渐转变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状态。经查体,未发现畸形;经了解患儿家族史,发现患儿的奶奶和爸爸均存在血小板减少情况,患儿爸爸血小板计数在三万左右。予以先天性范可尼贫血检测,结果显示阳性,初步诊断为先天性骨髓衰竭。基因检测显示,患儿有范可尼贫血两条基因携带,且携带的两条基因均具有致病性,一条来自父体、另一条来自母体,基因检测结果支持上述诊断。

误诊
误诊

第二位孩子,也是八岁,六年病史,面部有色素沉着或脱失约三年,右眼视力下降约两年,入院时血红蛋白不到三克,血小板计数约一万,舌头有白斑,应用康力龙、环孢素导致毛发明显浓密。初步考虑先天性角化不良,经基因检测,发现有基因突变现象,可表现为上述疾病情况。

第三位病人,血小板减少两年,血小板计数约五万,巨核细胞四个,外院一致诊断ITP,激素、丙球轮番治疗两年,无效。入院血小板计数三万九,腹部可见片状色素脱失,经基因检测,发现同样有基因突变现象,属于先天性血小板减少范畴。

上述病例说明:疾病相当复杂,对于疾病的诊断包括主管医生的考虑都很重要,比如,医生未考虑到可能是先天性的疾病,就不可能建议患者做出相应检查,这样就有可能造成误诊。通过先天性疾病基因检测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有些症状不是非常明显的患者,通过基因检测最终确诊是先天性疾病,也就是说,基因检测对于疾病的确诊非常重要。至于对疾病治疗的指导意义,目前需要医学工作者积累更多经验,做进一步的分析。

诱发血小板减少因素
诱发血小板减少因素

再障的诊断需要两系以上的血细胞减少作为支持,血小板减少属于必要条件,如果血小板不少,仅仅贫血和粒细胞减少,则不能诊断为再障。如果确诊再障,可以继续细分为非重型、重型、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通过两个关键指标可以清楚地区分上述分型,一个是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另一个是血小板计数。如果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五百,血小板计数低于两万,属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如果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两百,则可以诊断为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不符合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但是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标准的,则称为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对于血细胞减少性疾病,首先需要明确的诊断,然后进行精准的分型。如果属于重型或超重型,首要考虑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首先考虑兄弟姐妹供体,完全相合的,这种情况治愈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遗憾的是,部分患儿ATG治疗无效,需要血小板及其全血的输注治疗,有的家长担心骨髓移植会给另外一个孩子的健康带来负面影响,而不选择兄弟姐妹间的移植。需要声明的是,移植治疗是相对安全的,志愿者都可以给陌生病友进行捐献造血干细胞,而血浓于水的至亲,为啥不可以呢?配不上那没办法,如果可以配型成功,强烈建议选择兄弟姐妹间移植。没有兄弟姐妹作为供体的话,将父母作为供体也可以考虑,而且应该放在与ATG治疗同样重要的地位。
如果在两个月内可以找到十点相合的无关供体的话,那是最好的;如果属于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感染的话,不建议使用ATG治疗,父母亲作为供体的半相合移植也要做。没有同胞兄弟姐妹供体,同时在骨髓库检索未发现全相合的患者,如果父母不具备供髓条件,可以选择ATG治疗,用药有效率约60%至70%,部分患者后续可能复发。

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

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国际上和国内存在两种观点,国际观点认为,如暂不需要输血,可以不予治疗;通过国内临床大数据分析,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如不予以治疗,60%至70%的患者会在一年、两年甚至更长一点的时间,逐渐发展成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输血或血小板进行治疗。
还有一种观点,前期治疗无效可以考虑暂不干预,发展成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形成输血依赖后予以移植治疗。通过对我院数千例患儿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对于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如前期予以适度干预,仅约20%的患儿需进行移植治疗,所以我们认为前期适度的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方案暂未统一,部分医生在治疗初期,选择直接将环孢素加上;也有部分医生,如果患者病情不太重,暂时未加环孢素。作为患者及其家属需要知道,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无输血依赖,可以选择治疗也可以选择暂不治疗,如果发展成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则一定需要选择移植治疗。约10%至20%的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未经治疗,病情逐渐好转甚至自愈。
至于用药选择,首先患者的心理预期非常重要,如果追求血象和正常人一样,早期就需要积极治疗;如果不影响正常生活,不依赖输血,也可以考虑暂不治疗;如果已经需要输血治疗,建议更加积极的治疗。
希望此次分享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益处,谢谢大家。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7638.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1)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年8月5日 下午12:22
下一篇 2022年8月5日 下午9:41

相关推荐

  • 血小板低怀孕,成功产下女儿

    自己基本除了体检都没怎么去过医院的,身体一直都挺好,而且脸色也不错,经常人第一次见到我时都会说,你脸色粉粉的。可谁想这么个粉粉的脸色的人居然得了血液病。11月单位组织体检时,查血小板90,当时也没怎么在意,自己在网上查了查,可能是幅射之类的,心想自己平时注意下吧,反正就没在意呗,在这之前除了刷牙会出血外,也没出过什么症状,主要当时也没有血小板减少症的概念呢。…

    2022年11月14日
    91200
  • 关于先天性再障患者特症详细介绍

    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为分先天性与后天形成两种类型。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相对比较隐性,早期的症状很不容易被我们发现,因此很多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下面就和大家介绍一下,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一些临床特点。 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主要的表现为患者从幼儿时期智力就低下,身体发育较差,并会出现发育停滞。软弱无力,食欲不佳,面色萎黄,精神…

    2022年8月8日
    1.2K00
  • 骨穿,不可怕

    做骨穿检查 带着家人的祝福,我和妈妈踏上了开往哈尔滨的火车。出了车站,又看到那座熟悉的城市。小时候爸爸经常去哈尔滨,很多时候都带着我,五香豆腐、俄式大面包、哈尔滨红肠、酸奶……都是我总也吃不够的,每次和爸爸刚一下火车,我就急着问什么时候去秋林百货啊,我想看看香肠最近有没有变样,尝尝酸奶是不是还那样好喝。爸爸都会先带我去大吃一顿,然后才带着满足的我去宾馆休息。…

    2022年5月2日
    1.5K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院三个月血小板正常

    大年二十九,宝宝突然脸上身上手脚起小红点,在县医院检查血小板20,马上转院西安儿童医院,经急诊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要求住院被告知血液科没有床位,只能去急诊挂水后去酒店休息,宝爸早上五点去血液科排号住院,我和老妈带着宝宝又做了一个血常规,在等结果时检验科来电话让带着宝宝再去复查一次,当时血小板低到只有5了,只记得当时抱着宝宝我的两只腿有千斤…

    2023年5月6日
    1.2K00
  •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从患病康复出院又复发治疗经历

    初发期 说起我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现已有20多年了。起始是2000年11月,没发现前,我是在治疗鼻炎。曾因在候诊时,晕倒过几次。记得有一次,我感冒了。去了一个诊所看,当时医生开了一支好大的推针。水还没推2分钟,我就感到晕了。即刻叫医生把针拔了,可我,还是晕了过去。当我醒来,医生让我上医院做一个血常规(当时我是去番禺人民医院检查的)。一查发现我的血…

    2023年3月1日 治疗过程分享
    1.9K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