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75%患者都可以存活

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发病人群:10~25岁的成人儿童与60岁以上的老人
治疗方法: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免疫抑制疗法
医生建议:超过75%存活率 父母不要轻易放弃救治

3年前的冬夜,9岁的小强在江西老家突然大口吐血,被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当地医生估计他活不过一年。小强的父母带着他辗转上海、杭州,最后来到广州。如今,在各方的援助下,小强活了下来。
然而,并非所有孩子都能像小强般幸运。据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的专家介绍,如今,“再障”已非绝症。但每年都会有十几例因为耽误治疗而遗憾离世的孩子,“不少父母错误地放弃对孩子的救治。”

绝症?
绝症?

两大“拦路虎”:认识误区和巨额治疗费用

3年前的冬天,9岁的小强正在江西的家中烤火取暖,突然“哇”的一声吐起血来。医院诊断,小强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当时医生说,得了这种病没什么好治的了,小强最多就只能活一年。”小强的父母都是农民,家里根本没积蓄。但是,3年来,父母带着小强一路从上海、杭州,再辗转到广州,到处求医。为了给儿子治病,他们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还背上了十几万的债务。小强去年来到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经过一年多的治疗,小强如今已基本康复,很快就可以出院了。

然而在医院,每年还是有不少“再障”患者尤其是儿童因为耽误治疗而死亡。“光是在我们医院一年就有十几例。”市一医院血液科的权威专家毛平教授说。
市一医院血液科主任王顺清分析说,“再障”之所以会被耽误治疗,认识上的误区和费用是两大原因。“很多家长,包括不少基层医院的医生对‘再障’的认识都很有限,不少人一听就以为得了绝症,就放弃治疗了。”
其次,很多患者和家属不知道重型“再障”起病需要尽早到有治疗经验的血液中心治疗,以为只是贫血了,就在卫生站、社区医院输血,耽误最佳治疗时间。事实上,“再障”的最佳治疗时机是诊断后的40天内。

“另一方面,目前昂贵的治疗费用也让很多患者陷入困境。”一般来说,采取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费用约为25万~30万,但造血干细胞供体十分难寻,所以病患普遍选择免疫抑制治疗,治疗过程需要用到的一些高级药品都属于自费药。据了解,目前我国医保和新农合都未将再生障碍性贫血列入重大疾病特别资助政策范围,非自费部分费用仅享受30%左右的一般性报销。

在昨日的病友会上, 王顺清向记者透露,目前,市一医院血液科和志愿者团体已经打造了一个名为“生命的呼唤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救助”的项目,目标是能筹集到100万左右的资金,每年资助10个重型“再障”患儿。“对于低龄的患儿,有时十几万就能让他们重获新生,有志于此的企业和团体可以与我们联系。”王顺清说。

面对疾病要有信心耐心
面对疾病要有信心耐心

医生:“再障”非绝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血液科里仅次于白血病的“杀手”。王顺清介绍,10~25岁的青少年、儿童与60岁以上的老人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发病人群。“一旦发病,患者会出现严重贫血、皮肤黏膜出血、视网膜出血和感染症候群。”
有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率约为2/10万,而中国的发病率估计是这个数字的2~3倍,其中近两成患者属于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而在广东,市一医院血液科是“再障”患者比较集中的地方,从1998年到现在一共收治过80例“再障”患者。

毛平教授是市一医院血液科的权威专家,他表示,不少人把“再障”当成是白血病。“其实‘再障’是骨髓不造血了,而白血病则是骨髓造出了‘坏血’,发病机理完全不一样。”毛平教授形象地解释说。
十多年前,“再障”患者的死亡率高达95%。但近20年来,“再障”的治疗有了突破性的发展。现在治疗“再障”的主要方法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免疫抑制疗法,预计有超过75%的患者在采用这两种治疗方案后将会长期存活。“其中如果能在同胞兄弟中获得配型成功,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愈率更高达80%~90%。”毛平说:”再障’治愈后基本不会复发。”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7392.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年7月26日 下午3:48
下一篇 2022年7月26日 下午4:30

相关推荐

  • ATG用过后该如何护理

    我家外甥女,用过ATG将近有20天了,在这20兲里,她不停地发烧,38度左右,最高烧到39度,aATG是有辐射,但像他这样久还在发烧,就是细菌感染了,不停地吊抗生素,这也不是长久之计,现在她的脾胃特弱,根本吃不了东西,不知你们在护理患者时都做了什么护理,吃了什么,最有营养,你们是如何熬过漫漫一个又一个,长夜的! 病友回复:ATG用完了,要注意血清反应,主要也…

    2022年8月6日
    1.7K00
  • 求医心得:四处求医问药经历很多, 感触很多

    儿子患病一年了,四处求医问药,经历很多, 感触很多,我用笔记录下来,仅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请见谅,不全之处请大家补充。关注身体的异常表现。我发现很多血液系统患者初次就诊是因为感冒发烧,也有很多是因为稍微磕碰就有淤青,还有是因为无原因的消瘦,出血点,像我们孩子是肝脏疾病,定期复诊所见,无论什么情况,只要是异于正常情况,就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及早去医院检查,听取医…

    2022年8月6日
    1.2K00
  • 慢性再障治疗从“瘀”开始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A)是一种由于化学、物理、生物因素等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细胞损伤、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较严重的贫血、出血和感染。根据临床症状的性质和程度,结合外周血象及骨髓象改变,将再障分为急性与慢性两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aplasticanemia,CAA)具有发病…

    2022年7月26日
    1.1K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生存期

    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病群体中,有一个类型进展迅速,预后凶险,属于难治性血液系统疾病——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在临床上,对于此类患者,如何治疗才能延长生存期?70年代以前,再障是没有有效的治疗方式的,主要是依靠一些常规药物,比如雄性激素,莨菪类药物,硝酸士的宁及一叶萩碱等,其3个月病死率高达90%,死亡原因多为脑出血及严重感染,少数患者死于急性左心衰竭。想要延长…

    2022年7月12日
    1.0K00
  • 再障治疗的感悟-一个家庭的地震

    从一个再障患儿的博友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再障, 一个家庭的地震》,很感概,因为这4年多的路确实对我们这个小家改变太多太多了,我想这是每个有再障病友家属家庭的共鸣。 从孩子得病那一刻,注定一切都要改变。现在中国的一个孩子政策,每个家庭都是倒金字塔,4个老人,然后父母,再是孩子,孩子成为了这个倒金子塔最大的希望,因为孩子是朝阳,是家庭的希望,他/她的喜怒哀乐、一颦…

    2022年8月12日
    948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