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我们该如何应对

贫血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症状,也是各种血液病最常见的表现之一。但因其初期症状轻微,大多时候都不会引起人们重视。但是不要小看这小小的贫血,根据其形成的不同病因分为多种,比如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铁幼粒细胞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等等多种类型。这些疾病如果不及早诊断,并进行治疗,其后果可能会危及生命!今天我们来介绍一种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的,危害相对较大的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AA),它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骨髓干细胞增殖、分化障碍,导致的造血干细胞受损、骨髓被脂肪组织代替、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

  一、在临床中,将再障分为以下两类:

  1、 先天再障:比较罕见,如:Fanconi贫血、家族性再障等
  2、 后天获得性再障:
  a、 原发性:病因不明。
  b、 继发性: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起病急,进展迅速,病初多以出、感染、发热为主要表现;慢性起病缓慢,病初以贫血为主要表现。

二、继发性再障,其常见的病因包括:

  1、 物理因素:电辐射、放射核素等;
  2、 药物:
  a.低危:解热镇痛药、抗细菌、抗真菌、磺胺类药物等
  b.中危:抗风湿类药物、氯霉素、抗关节炎类等
  c.高危:细胞毒性药物等;
  3、 化学毒物:苯类化合物、杀虫剂及重金属等;
  4、 病毒感染:EB病毒、肝炎病毒、带状疱疹等;
  5、 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6、其他:妊娠、溶血、PNH等。

达那唑胶囊
达那唑胶囊

三、再障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贫血、出血、感染。其轻重程度取决于三系细胞减少的程度和类型。

  a.贫血:乏力、面色苍白、心悸等。
  b.出血:皮肤、黏膜出血,如:牙龈出血、鼻出血、月经量多等。严重的可出现内脏出血,如:颅内出血。
  c.感染:咽痛、咳嗽、发热等。

四、了解了再障的基本情况,要来说一说如何通过检查来确诊此病:

  1、血常规:以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但早期也可出现一系或两系减少。
  2、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数值及比例减少。
  3、骨髓检查:多部位骨髓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三系造血细胞明显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
  4、其它:细胞核分型正常等。

环孢素
环孢素

五、我们该通过什么方法来治疗再障呢?

  1.支持治疗:
  a.预防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
  b.预防出血,如:输注血小板等;
  c.纠正贫血,如:输注浓缩红细胞等。
  2.对症治疗:如:控制感染等。
  3.免疫抑制治疗:
  ①ATG/ALG:多应用于重型再障,经过多年的治疗,我们病房的有效率达到了80%以上。
  ②环孢素A :应用时定期检测肝肾功。
  ③其他:糖皮质激素
  ④丙种球蛋白等
  4.促造血治疗:
  ①雄激素治疗:司坦唑醇、十一酸睾酮、达那唑等。
  ②造血生长因子: 促红细胞生成素等。
  5.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移植:前提条件是40岁以下,无感染无并发症且有供体,心肝肾功能基本正常。
  6.中医中药:中医药在治疗再障中的应用越来越多,配合西药可以减轻西药的副作用,也能增强西药的作用。也有很多病人单纯使用中药治疗效果也不错。
  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经专业的血液科医生,通过一系列检查、明确诊断、采取最适合的方法来治疗。大部分病人通过治疗可以使病情长期得到控制,如果放任不管,严重时甚至可危及生命。所以,如果检查中发现问题,不能放任不管,需要先找医生进行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及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7211.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年7月14日 下午3:10
下一篇 2022年7月14日 下午3:23

相关推荐

  • 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一样吗

    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一样吗?不一样,再生障碍性贫血是表现是骨髓增生不良,而白血病的表现是骨髓过度活跃。 二者如何鉴别?  1、仔细检查血涂片,尤其在涂片的尾部有时可发现白血病细胞,则具很高的鉴别价值。  2、重复骨髓穿刺,因为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时其骨髓增生程度在不同部位可能不全一致,故更换穿刺部位可能发现骨髓增生并非低下,且可找到较多的白血病细胞。  3、…

    2022年7月11日
    2.4K00
  • 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医治疗

    1 引 言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亦称为再生不良性贫血,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其临床特征为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病程中常表现为贫血、出血和感染。据统计亚洲的再障发病率高于欧美,我国1986-1988年全国21个省调查年发病宰为7.4/106,急性再障发病率1,4/106,慢性再障发病率为6.0/106,而台湾地区为10.0/10’,1982年·1…

    2022年7月11日
    1.4K00
  • 全血细胞减少常见病因

    全血细胞减少就指的是白细胞、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还有血小板低于正常值。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原因非常多,血液系统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性的全血细胞减少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部分白血病等等都可以引起全血细胞减少,可以通过骨髓及骨髓活检等进一步的明确。一些其他系统的疾病想自身免疫性疾病、肝炎肝硬化等,这些也可以出现全血细胞减少,他们也会有相应的这些系统…

    2022年7月30日
    1.7K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为什么需要多次做骨穿才能确诊?

    多次进行骨髓穿刺主要有以下3个目的:(1)诊断需要:为了确诊是否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及确定疾病的分型,需要进行骨髓穿刺及进一步行骨髓象、免疫分型等相关检查。(2)评估疗效及预后:在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需要多次进行骨穿,以了解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调整治疗方案。(3)监测病情变化:患者治疗后定期复查时都需要进行骨髓穿刺,以评估目前的病情。 再生障碍性贫血又简称再…

    2022年8月10日
    3.8K00
  • 再障常见问题

    【医患问答】对于再障,有很多问题提问   问:血象到什么标准就是基本治愈了?   答:基本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血象基本正常,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  缓解:临床症状消失,血红蛋白和白细胞基本正常,血小板数有一定增长,随访3个月病情稳定。  明显进步:临床症状明显好转,3个月内可以不输血,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增加>30g/L,并能维持3个月以上者。  无效:经…

    2022年6月29日
    1.3K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