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力龙、环孢素要吃多久

再生障碍性贫血也与众多疾病一样,有病情程度划分,主要是根据血象变化开展治疗。目前临床上对普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多是康力龙与环孢素。

康力龙
康力龙

  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临床上可以简单分为,支持维持治疗,雄激素、环孢素,免疫抑制剂以及中西联合治疗等。
  来自再障病友的疑问:康力龙、环孢素要吃多久?
  ①:司坦唑醇(康力龙):2mg tid或十一酸睾酮40mg tid,有效者逐渐减量维持治疗2年左右。用药期间监测肝肾功能。
  ②:环孢菌素A(CsA):3-5mg/kg/d,分两次(q12h为宜)口服,监测谷值血药浓度,以浓度在150μg-250μg/L为宜。疗程2年,有效者逐渐减量维持。用药期间监测肝肾功能,并酌情减停药物。
  综上,对于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用药治疗再障很难在短时间减停,往往都需要长期服药。对于疗效不错的再障病人可以继续维持治疗,但要保证其过程安全的减量以及血象的稳定。而对于综上治疗无效或效果不好的再障病人,需要及时更换治疗方案或调整剂量。
  Ps:在服药的期间如果毒副作用比较明显,则需要开展介入治疗。配合保肝护肾治疗。
  另外当非重型再障进展成为重型再障时,往往单纯运用激素或是环孢素效果不大,需要联合治疗进行。治疗期间根据血象波动会涉及到血制品输注以及粒细胞减少合并感染等,需要针对性处理。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7067.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年7月11日 上午11:25
下一篇 2022年7月11日 下午2:15

相关推荐

  • 全血细胞减少中药治疗

    每位被疾病“盯上”的人都是不幸的,我们或许迷茫过,或许不甘过,或许绝望过,但这一切的思维在生命的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为了生存,我们需要力举盾矛与“病魔”做斗争,本文为大家分享一个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纯中药治疗之路。患者姓名:尹先生年龄:31岁疾病:全血细胞减少 发病初期 百感焦急 2020年1月,人们都笼罩在过年的忙碌与欣喜之中。一天早上起床后尹先生感到乏力,…

    2022年7月5日
    1.3K00
  • 全血细胞减少,病也许早就埋下了种子,只是现在才发芽

    我目前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2500~4000之间,血小板在3万~4万之间,红细胞3.4~4之间,血红蛋白正常。09年到现在做了3次骨髓穿刺,没有最后确诊是什么。初期诊断为慢性再障,但始终没有定。现在回顾自己以往的身体状况,感觉有点历史,还比较连续,只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一个病的发展是不是会有这么长时间,写出来大家看看吧。 我1975年生,小的时候自感身体很…

    2022年8月7日
    92500
  • 通俗讲解:怎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通俗讲解:西医是怎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西医治疗再障的理论,80年代前西医认为再障是骨髓不造血了,到80年代后发现不是骨髓不造血,是什么原因呢?先后出现了新的理论流派:主要是种子,虫子理论和土壤,种子,虫子理论。 我们不是先天再障,其实染色体是没有问题的,这个病是后天获得的,是良性的血液病,疫系统出现了问题。种子,虫子理论是骨髓造血,血是种子,但造出来的血…

    2022年7月14日
    1.1K00
  • 乙肝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联系

    乙肝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联系!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红骨髓总容量显著减少,造血功能衰竭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2种。再障发病原因有:化学因素;物理放射性物质因素和生物因素(病毒感染,如传染性病毒性肝炎等)。 乙肝一般不会引起再障。不过,长期的慢性乙肝会导致肝硬化,而肝硬化会引起门静脉高压在引起的脾大、脾亢,脾亢会吞噬血小板,进而引起血小板减少。建议患者…

    2022年8月2日
    1.3K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再障未接种疫苗感染新冠病毒阳性是不是难治?会变成重症?

    2019年9月初,北京西苑医院血液科确诊重型再障(当时血色素40左右,白细胞1.8左右,血小板小于20),同月末,进行ATG治疗,出仓后联合环孢素+司坦唑醇+补肾中药,于2021年6月左右,血象指标恢复正常,血色素140以上,白细胞4.0以上,血小板150左右!重型再障ATG联合环孢素、司坦唑醇等免疫疗法恢复的人,在当前是应该优先选择打新冠疫苗,还是优先选择…

    2022年12月10日
    4.3K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