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重度再障与重度再障

为了进一步提高国内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治水平,近些年的诊疗指南有了新的变化。下文简单说说该如何区分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再障

其实要区分主要看重型再障的诊断标准,如果这一个再障病人不符合重型再障的相关指标,那么就属于非重型再障。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AA)诊断标准(Camitta标准):
①:骨髓细胞增生程度<正常的25%;如≥正常的25%但<50%,则残存的造血细胞应<30%。
②:血常规需具备下列三项中的两项:
1、ANC<0.5×109/L;
2、校正的网织红细胞<1%或绝对值<20×109/L;
3、BPC<20×109/L。
③:若ANC<0.2×109/L为极重型AA。
非重型AA诊断标准即是未达到重型标准的AA。在临床上一旦被确诊为重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则需要积极接受治疗,回缓提升血象至安全范围,入手免疫治疗,改善造血微环境,进而促进康复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7063.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年7月11日 上午11:23
下一篇 2022年7月11日 下午2:08

相关推荐

  •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治疗的优势

    1.概述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之一,临床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贫血、感染、出血。国内报道发病率为7.4/106,其中慢性再障80%以上,并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具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进展,再障可分为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而又以后者的人群基数较大。慢性再障因其病程缠绵,病情反复,难以治愈,长期的输血、药物依赖,持续存在的贫血及出…

    2022年8月8日
    1.2K00
  • 再生障碍性贫血移植后,多少年算治愈?

    病问医答:《请问,再生障碍性贫血移植后,多少年算治愈?》 病问:您好,请教一个问题,孩子是男孩,前年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后做的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当时移植的过程比较顺利,出院后多月血象还是偏低,后担心复发,吃了一段时间的巩固中药到目前也早已经停药了。现在血象,骨髓象,复查等等结果一切正常,排异药物也没吃了,想问一下这算是彻底治愈了吗?复发的可能性大吗?如果…

    2022年7月7日
    1.3K00
  • 血液的介绍

    大家好,我是血液,大家都知道我,但是并不了解我,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自己:【外观】整体看红色粘稠的液体,要是把我抽出来待一会儿,就会看到我分成了三层,从上到下依次是血浆(淡黄色半透明)—白细胞和血小板(淡红色)—红细胞(红色)【体重】在一个成人中,我们大概占了他体重的7%-8%,容量大概在4-5升。【出身】在你还没有出生时,我们可以由胚…

    2022年8月7日
    1.4K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再障常见问题

    【医患问答】对于再障,有很多问题提问   问:血象到什么标准就是基本治愈了?   答:基本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血象基本正常,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  缓解:临床症状消失,血红蛋白和白细胞基本正常,血小板数有一定增长,随访3个月病情稳定。  明显进步:临床症状明显好转,3个月内可以不输血,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增加>30g/L,并能维持3个月以上者。  无效:经…

    2022年6月29日
    1.3K00
  • 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治好吗?重型再障死亡率高

    再障的预后与病情和治疗方法密切相关,通常非重型再障病程进展缓慢,多数预后良好。重型再障若不经积极治疗,多数患者发生感染或出血并发症,很快死亡,即使积极治疗,极重型再障早期死亡仍可高达15%左右。采用HLA相合同胞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障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存活5年以上的患者其预期寿命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人相同。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也可达60…

    2022年11月27日
    1.3K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