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文氏综合征(Evans Syndrome)

伊文氏综合征(Evans Syndrome)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同时伴有血小板减少并能引起紫癜等出血性倾向的一种病症。本病的特点是自身抗体的存在,导致红细胞以及血小板的破坏过多,而造成溶血性贫血以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可分为原发性或继发性两种。围产期伊文氏综合征患者死亡率高,同时新生儿死亡率亦高。
对于伊文氏综合征的护理非常重要。

伊文氏综合征
伊文氏综合征

护理 :(1)指导病人及亲属认识出血的征象:①皮肤粘膜有无出血或瘀斑。②苍白、头晕。③倦怠不安。④呼吸、脉搏、体温、血压的改变。⑤血尿、血便或黑便。(2)病人应用软 毛牙刷刷牙,防止牙龈出血。(3)防止便秘:因硬便或用力会伤害直肠粘膜而引起出血。(4)劝导病人勿随便使用药物,定期去医院随诊。(5)饮食护理: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饮食,避免刺激及过敏性的饮食。

自身免疫性溶血症贫血对于这个疾病的一个总称就是由于自身产生了一些抗体和补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加速了红细胞的破坏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
它可以分为温抗体型和冷抗体型两种类型,女性多于男性,以成人为最多见。那么温抗体型约占到80%,大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进行性的贫血、出血、感染、肾功能衰竭和脾功能亢进。
疾病不仅影响心血管系统,还可以累及肝脏脾脏,引起消化和神经系统的症状,出现乏力、全身不适的症状,对于这一部分患者一般治疗就是采用激素的治疗办法,效果是相当好的。另外那对于这一部分患者在输血的过程中需要输入洗涤红细胞,来改善总体的症状。

急性溶血
多见于血管内溶血。起病急骤,常常突发寒战、高热、腰酸背痛、头痛、气促、烦躁,亦可有恶心、呕吐、腹痛。由于红细胞破坏后的贫血、缺氧,严重者可发生神志淡漠、昏迷、休克与心功能不全,这些都是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慢性溶血
多见于血管外溶血,溶血主要发生在脾脏、肝脏及骨髓等处,起病较徐缓,呈乏力、苍白、头晕、心悸、气短等一般慢性贫血表现。在慢性病程中,贫血突然加重,网织红细胞明显降低,并可有轻度血红细胞及血小板下降,骨髓成红细胞系统增生停滞或受抑,称为“增生障碍危象”。

躯体表现
溶血性贫血的表现与起病缓急、溶血程度及溶血场所有关。观察患者有无寒战、高热、乏力、四肢及腰背疼痛、恶心、呕吐等。急性溶血患者多有明显贫血、黄疸,由于贫血缺氧,严重者可发生昏迷、休克,溶血产物可引起肾小管细胞缺血坏死及管道阻塞,导致急性肾衰竭,密切观察患者尿液颜色、性状及量,观察患者有无出现应用糖皮质激素所引发的不良反应。

伊文氏综合征
伊文氏综合征

而溶血性贫血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
1.贫血对身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出现头昏、乏力、皮肤干燥,还有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心慌、气短、食欲减退,胃肠功能紊乱、月经不调、性功能减退等,严重时可引起贫血性心脏病,发生心功能衰竭。
2.青春期女子贫血,会导致月经稀少,颜色浅淡;孕妇贫血,胎儿在母体内发育迟缓,产妇贫血,乳汁稀少,婴儿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病菌。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6724.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年6月27日 上午10:23
下一篇 2022年6月27日 上午10:31

相关推荐

  • 疫苗相关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治疗、结果和再接种情况

    摘要 目的 继2020年12月初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BNT162b2进行紧急使用授权后,基于mRNA和载体的疫苗成为减少COVID-19大流行病传播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欧洲药品管理局将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标记为一种罕见的不良反应,其发生频率不详。在此,我们报告了6名被诊断为新发疫苗相关ITP(VA-ITP)的患者的长期结果,以及随后SARS…

    2023年3月5日 治疗过程分享
    1.6K00
  • 小知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症状与病因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关节、肾脏、黏膜和血管壁的慢性 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 可能会出现关节、神经系统、血管、皮肤、肾脏、胃肠道、肺、及其他组织和器官的问题。完成血液检查及有时其他检查可诊断。所有狼疮患者都需要羟氯喹,而继续引起损伤的狼疮患者(活动性狼疮)也需要皮质类固醇和其他抑制免疫系统的药物。大约 70% 至 90% 的狼疮患者是育龄女性,但是儿童(…

    2022年10月6日 治疗过程分享
    4.0K00
  • 李达:血小板减少症中医智疗探索

    李达上个世纪,跟随梁冰教授左右,学习并传承血液疾病中医辨治经验,尤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凝炼从肝论治经验,实践并博采众家之长,有机融合,逐渐形成达哥(李达)模式:“调肝扶脾”特色辨治,与时俱进、衷中参西之不断完善,进而构成“调肝扶脾益肾”之怡癜系列:内外兼施、病证融合、衷中参西之智疗模式雏形。 如何分层智疗呢?血小板显著减低,尤其不足10,易于出血,西医紧急处…

    2023年7月11日
    1.0K00
  • TPO药物的认知及试验性结论

    1.TPO的作用: 主要是跟细胞膜上的受体发生关系,使受体活化。受体活化后,通过三个信号发生传导。最终的结果是增加的巨核类血小板的产生,同时,对多重造血干细胞有个支持作用。同时让巨核细胞的倍增。从而促进血小板的释放。 使用一剂量的TPO,血小板最初是不会发生改变,直到第五天才会出现一个小的峰值~作用时间>12days,血小板才有一个上升的趋势! 2.T…

    2024年3月20日
    828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依赖丙球治疗血小板减少好不好?

    请勿长期依赖、滥用丙球丙种球蛋白属于免疫球蛋白制品,可用于临床治疗,能使人体进入较强的免疫状态,丙球的运用治疗是具有严格的适应症,不建议长期,大量,频繁的使用。 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来说,丙球可作为早期的应急治疗手段,有部分一过性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在输注1-2次丙球后就可以达到治愈而不反复。但对于有明显免疫病灶的患者只靠丙球是无法治愈的,并且存在疗效代谢,…

    2022年6月15日
    1.5K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