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血小板的细胞 – 巨核细胞

巨核细胞

巨核细胞(Megakaryocyte)是正常骨髓中的一种能生成血小板的成熟细胞,前身为颗粒巨核细胞。该细胞体积巨大,成熟的巨核细胞边缘部分破裂脱落后形成血小板。每个巨核细胞平均能生成2000个(200–7700个)左右的血小板。

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常被认为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骨髓检查的典型改变,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结缔组织病、脾功能亢进、巨幼细胞性贫血等疾病也可以表现为外周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成熟受阻。骨髓细胞增生低下,增生重度低下; 白细胞粒细胞减少,以分叶核核、杆状核及晚幼粒细胞为主,中幼粒细胞极少; 幼红细胞红细胞减少,以中幼及晚幼红细胞较明显,成熟红细胞大小、染色、形态正常; 粒红比>(正常)参考值范围, 其他特征:巨核细胞数减少,淋巴细胞增多,浆细胞亦增多。 周围血象全血细胞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产血小板巨核细胞
产血小板巨核细胞

分类
巨核细胞系统有原始巨核细胞、幼稚巨核细胞以及巨核细胞和血小板。
(1)原始巨核细胞:胞体较大,直径l5-30μm,圆形或不规则形。胞核较大,圆形,不规则,核染色质呈粗大网状,排列紧密,核仁2-3个。胞质量较少,不均匀,边缘不规则,染深蓝色,无颗粒,核周着色浅淡。

(2)幼稚巨核细胞:胞体明显增大,直径30-50μm,外形常不规则。胞核不规则,有重叠或扭转,核染色质呈粗颗粒状或小块状,排列紧密,核仁可有可无,胞质量增多,染蓝色或浅蓝色,近核处呈淡蓝色或浅粉红色,出现少量天青胺蓝颗粒。

(3)巨核细胞:
①颗粒型巨核细胞:胞体甚大,直径40-70μm,有时可达100μm,其形态不规则。胞核较大,形态不规则,核染色质较粗糙,排列紧密呈团块状,无核仁,胞质极丰富,染粉红色,夹杂有蓝色,质内含有大量细小的紫红色颗粒,常聚集成簇,但无血小板形成。
②产生血小板型巨核细胞:胞体巨大,直径40-70μm,有时可达100μm,胞核不规则,高度分叶状,核染色质呈团块状。胞质呈均匀粉红色,质内充满大小不等的紫红色颗粒或血小板。胞膜不清晰,多呈伪足状,其内侧及外侧常有血小板的堆集。
③裸核型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型巨核细胞的胞浆解体后,释放出大量血小板,仅剩一胞核,称之为裸核。

(4)血小板:胞体很小,直径仅2-4μm,呈星形、椭圆形、逗点状或不规则形。胞质染浅蓝色或淡红色,中心部位有细小紫红色颗粒,但无细胞核。

生理功能

巨核细胞虽然在骨髓的造血细胞中为数最少,仅占骨髓有核细胞总数的0.05%,但其产生的血小板却对机体的止血功能极为重要。每个巨核细胞均可产生1000-6000个血小板。
生成血小板的巨核细胞也是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发展来的。造血干细胞首先分化生成巨核系祖细胞,也称巨核系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megakaryocyte,CFU-Meg)。祖细胞阶段的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一般是2-3倍体。当祖细胞是2倍体或4倍体时,细胞具有增殖能力,因此这是巨核细胞系增加细胞数量的阶段。当巨核系祖细胞进一步分化为8-32倍体的巨核细胞时,胞质开始分化,内膜系统逐渐完备。最后有一种膜性物质把巨核细胞的胞质分隔成许多小区。当每个小区被完全隔开时即成为血小板,一个个血小板通过静脉窦窦壁内皮间的空隙从巨核细胞脱落,进入血流。

巨核细胞增殖、分化的调节机制类似于红细胞系生成的调节,至少受两种调节因子分别对两个分化阶段进行调节。这两种调节因子是:巨核系集落刺激因子(Meg-CSF)和促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
巨核系集落刺激因子是主要作用于祖细胞阶段的调节因子,它的作用是调节巨核系祖细胞的增殖。骨髓中巨核细胞总数减少时促使该调节因子的生成增加,Meg-CSF是一种低分子糖蛋白,分子量约为46000,它与促血小板生成素具有完全不同的免疫学性质。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6217.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3)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年6月10日 下午5:02
下一篇 2022年6月11日 下午5:00

相关推荐

  • 关于激素的应用

    关于激素的应用 答:要么不用,要用就严格按体重计算用量。现在激素种类很多(如:甲强龙、美卓乐等等),我的意见,开始先用普通的强的松(剂量:每公斤体重用1毫克)标准剂量来用,用到两到三周之后观察效果如何,如果说一个月或者一个半月标准剂量还是无效,那么可以换成(如:阿赛松、美卓乐)等二线的肾上腺皮质类激素。有的病人同样是肾上腺皮质激素但是它没有交叉耐药,一种无效…

    2024年6月20日
    55400
  • 在国外血小板减少慢性ITP的治疗

    下周在比利时要开始免疫蛋白球治疗了,慢性的ITP,到时候跟大家汇报效果。现在得到的消息是,差不多要一月注射一次,但对怀孕没有影响。等升到了20以上,就果断跑路汇报结果,第一天7瓶,第二天升到了60,然后第二天又吊了6瓶,升到了160,很是成功。据说很少又副作用,但我碰到了,很严重的头痛加发烧,第三天在医院躺了一天,不过这边医院不错,单间带厕所,厕所带淋浴,随…

    2024年7月9日
    463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血小板太低怎么办

    我家二宝现在快九个月,今年六月底查出来血小板低的离谱,当时按急性紫癜来治的。输血小板、输激素、输人体球蛋白。。。可血小板还是上不来,只是跟其他孩子不一样,她的身上一直没有出血点。 骨穿、抽血、听力筛查、基因检查、拍片。。。一切与会让血小板低的病因都检查了,可就是没有结果。西安儿童医院医生让我们去天津血液病研究所或北京、上海的儿童医院再去看看。8月份我们去北京…

    2024年3月31日
    58200
  • 看苏尔云4个月,血小板仍10多,纠结是否换医生?

    孩子12周岁,去年8月份发现患ITP,当初血小板60,激素治疗无效,且血小板降到了10~20之间。11月份停激素开始在本地服用中药,效果不明显。今年6月6号开始看苏尔云,血小板9;7月5日调整处方,血小板13;8月14日调整处方,血小板11,服用2个月后,今天化验血小板16。为最大限度避免误差,这几次全部是在同一个医院化验的,都是静脉采血。4个月了,情况仍不…

    2022年12月31日
    1.7K00
  • ITP治疗目标血小板达到安全水平

    “ITP(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我国在门诊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胡豫教授指出,ITP的高发年龄有两个高峰期:20-40岁和老年人,大部分已发展为慢性ITP。此外,还有一部分儿童患者,儿童患病大多数是急性ITP,可以治愈。 认识ITP并选择副作用低的药物治疗,患者也可以高质量生活 胡豫教授介绍,ITP…

    2023年6月9日
    686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