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查找病因和治疗:
判断是原发病(狼疮、抗磷脂综合征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病情活动还是其他因素如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妊娠血容量增大,相对性血小板减少而非血小板破坏增加)、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病毒感染、HELLP综合征(以溶血、肝酶升高和血小板减少为特点,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多发生在产前,典型表现为乏力、右上腹痛及恶心呕吐、体重骤增和脉压增宽等)。风湿病的病情活动可增加激素量、使用免疫球蛋白冲击,必要时使用环孢素A或硫唑嘌呤或美罗华等,如以上治疗无效,需考虑以上其他因素,一般来说,血小板低于2万,要注意有无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数在2万以上,注意有无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
2.血小板水平与症状的关系:
血小板越低,出现临床表现如牙龈出血、鼻出血、淤斑及瘀点等可能性越大,风险也越大,随着血小板水平升高,则出现临床表现几率减小。
3.分娩注意事项:
(1)分娩方式:主要为剖宫产,随血小板增高,经阴道分娩的比例上升。以下情况应剖宫产:①血小板<3万:阴道分娩一方面导致孕妇颅内出血,另一方面孕妇体内IgG型抗血小板抗体通过胎盘入胎儿,引起血小板破坏易发生颅内出血。②有脾切除史者;③胎儿头皮血血小板计数<5万。对于血小板高于5万,胎儿已成熟,无产科异常情况的经产妇,可行阴道分娩,但尽量缩短第二产程,避免软产道损害,尽量避免会阴切开术。无论是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均力求使血小板增高到5万以上。对于不能达5万以上者,在剖宫产前应输注免疫球蛋白和血小板悬液,术前2个单位,术中1个单位,保证手术安全。为防止血小板悬液中混有的淋巴细胞产生排斥反应,可使用60钴进行照射。
(2)麻醉方式:根据血小板水平选择,血小板低于2万者以全麻(要求胎儿在3分钟内剖宫产出)或局麻为主,而高于5万者以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为主。而2~5万根据病情选择。
(3)长期使用激素者,在手术时需暂时增加激素剂量。
(4)术后出现需止血、促宫缩和抗炎治疗,顽固性出血者则切除子宫。
4.新生儿处理:
分娩时注意检测脐带血的血小板计数,判断胎儿血小板情况,新生儿可暂时性出现血小板减少症,4-6天血小板降至最低值,1-3周恢复正常,故新生儿娩出后查血小板,观察有无出血症状,如果新生儿有皮肤或黏膜出血征象,或有重度血小板减少症(<2万或早产儿<5万)则需行头颅超声检查并做好相应处理。免疫球蛋白1g/Kg输注是治疗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首选方法。5.出院后随访:尤为重要,产后6-8周内可发生产后再次出血,同样需止血、促宫缩和抗炎对症治疗。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5481.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