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减量中突然掉血小板至2

开始四颗甲泼尼龙激素治疗,医生佩了西罗莫司两颗每天,甘露聚糖肽囊两颗每次、一天三次,奥克一颗每次、每天两次,一直到今年六月,激素减到隔天一颗,西罗莫司一颗,维持血小板在五六十以上,七月二十号我突然感染肺炎,发烧至三九度七,血小板降到十二,住院输了一个单位血小板,以抗生素静脉治疗,没有输激素,口服一颗甲泼尼龙,七月三十号出院复查,血小板升至二百五十多。八月中旬复查血小板四十多,用药依然一颗激素,医生让换西罗莫司为硫唑嘌呤片,每天一颗,九月份中旬复查,血小板二十九,十月三号月经提前一周到来,量多,至十月七号结束,十月七号晚上查血,血小板只有三了,后住院治疗,住院中查硫唑嘌呤耐药性,我是不耐受体质。
我想请教一下,我这次血小板减少至3,是否与硫唑嘌呤的使用有关系,还是我月经量太大,对激素有依赖有关系。谢谢

激素药
激素药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19441.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5年1月22日 下午2:02
下一篇 3小时前

相关推荐

  • 有基础病能打加新冠强针吗?现在疫情严重有必要打吗?

    有基础病一直免疫力都不太好,之前打了第一针是兰州生物,打完没有太大感觉,除了胳膊被压会疼!第二针是北京生物,打完下午有点头晕,不排除玩手机玩多了,总体感觉也不大!第三针加强针,看了网上的副作用也很害怕,目前我已经过了第二针后的期限,已经可以打第三个加强针了,我还在犹豫想问问在座的打完加强针的各位,有基础病能打加新冠强针吗?现在疫情严重有必要打吗? 能打新冠加…

    2022年12月15日
    1.1K10
  • ITP并不罕见二线治疗新方式副作用更小

    “口腔血泡,流鼻血止不住,出现这些症状要引起重视。”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与止血诊疗中心主任杨仁池教授指出,这种情况很可能是严重的ITP(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ITP并不罕见,但不容易发现 杨仁池教授表示在我国ITP并不罕见。ITP高发成人人群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从年龄段来看,育龄期女性人数多于男性;60岁以后,性别差异减…

    2023年6月20日
    94200
  • 幽门螺旋杆菌引起血小板减少会自愈吗?

    血小板减少症一般预后不错,但非常容易反复。其中,患者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就是其中之一原因。那么这种情况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会自愈吗?幽门螺旋杆菌引起血小板减少会自愈吗? 幽门螺旋杆菌是定植于人类胃黏膜的一种螺旋样杆菌,且有一定的传染几率,而幽门螺杆菌也可以引起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发生。对于ITP患者来说,幽门螺旋杆菌可能会引起慢性免疫刺激,导致血小板被破…

    2024年7月4日
    423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血小板减少 我该怎么办

    第一次住院(上班期间双腿有青斑 7月2号)打激素,骨穿,各部位拍片没有发现问题,各个器官正常  定性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从十四升到五十多出院。 第二次住院(出院第二天查血小板降至十几个  现在猜是激素停急了,换医院是三甲)下病危通知书  打激素输血小板  打特比澳   慢慢恢复出院。 第三次住院(回家一个星期后)打激素 特比澳 血小板又升至80几 ,医生建议…

    2023年4月8日
    64700
  • 血小板减少症疾病科普文章-讲讲这个病

    中国血小板减少症的定义为血小板计数<100×109/L。血小板减少症是多种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或常见并发症,但目前对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病因诊断、治疗指征、治疗方案制定等方面仍缺乏足够深入和系统的认识。目前,关于血小板减少症的流行病学资料仍不充分,相关数据主要与原发病相关。如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约占出血性…

    2023年3月2日 ITP指南
    3.5K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