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血小板减少是血液科常见的一种病症,是指血小板数值低于100,止血凝血功能受到影响导致患者出现出血倾向。而大部分患者多是由于血小板生成障碍或生成减少,破坏或消耗过多,以及血小板分布异常所致。
在血小板减少的诸多病因中,血液病首当其冲,常见如急性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等,这些疾病患者多会伴有血小板减少的现象。
而除了血液病外,以下几种因素也是常见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其一,风湿免疫性疾病
包括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多发性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结缔组织病等等,都会引起血小板减少,主要是这些疾病的发生,导致自身血小板的生长受到了抑制。
其二,感染因素
如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和麻疹病毒等,这些感染因素可能对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分化,发育,成熟过程造成了直接损伤,进而导致了血小板生成的减少和功能的缺陷。临床上最常见的就是因为上呼吸道感染等感冒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或加重反复现象。
其三,肝炎、肝硬化和脾功能亢进:尤其是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数量下降最为明显。
此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还包括部分可抑制血小板凝聚或影响血小板数值的药物,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妊娠,以及假性血小板减少现象等。
对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要尽早认清,并且从根源上帮助患者调整机体免疫机能,进行合理的诊治,帮助患者恢复正常。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17842.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