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浅析

我们在日常检验工作中经常会发现血小板明显减少,而病人的临床表现却无出血征象。这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引起血小板减少的非病理的和与我们的操作有关的原因:
1.采集手指末梢血时,因进针浅,出血慢,挤压采血部位,使组织液渗入血液中,造成血小板减少(较常见的原因)。
2.虽采集静脉血,但采血过程不顺利,血流不畅,多次穿刺组织损伤,使组织凝血因子混入血标本,产生肉眼看不见的小凝块,造成血小板减少。
3.血标本室温下放置时间过短。用EDTA-K2作抗凝剂时,会使血小板形态发生变化,在采血后30分钟内形成血小板可逆聚集体,使血小板计数下降,在采血30分钟后进行分析可提高结果的正确性。
4.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EDTA盐作为抗凝剂诱导抗凝血中血小板互相聚集、堆积和发生卫星现象,致使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不能确认血小板而使血小板计数偏低。对临床上无任何出血症状与体征、出血和凝血时间正常而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者,应改用肝素抗凝管或手工计数血小板,推片复查。

抽血检验
抽血检验

5.血标本室温下也不可放置时间过长。因为血小板可逆聚集体在采血30分钟后解散。血小板是体积较小的细胞,胞膜薄易于粘附、聚集和破坏,室温下离体时间过长,可发生变形、自溶、体积缩小,标本放置时间越长破坏越多。许多学者研究认为,超过120分钟将显著减低血小板数值,因此应在采血后30~120分钟内完成测定。
6.患有某些疾病的病人本身血小板数量少,体积小,仪器阈值的设置可能漏掉部分小体积血小板,引起计数偏低。同样对超过仪器设定阈值的大体积血小板,也可能漏掉,造成计数偏低。
7.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时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可引起假性血小板减少;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由于血管内皮易损,致血小板容易聚集不容易解散,常导致机测血小板偏低。
8.仪器固有误差,包括地线接触不良、电信号线的插头与插座接触和导电性能是否良好等因素也有影响。
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虽然查血小板方便、快速,但是不能识别血小板形态和凝集等情况,因此要严格把握检测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了解这些问题,尽量消除干扰因素,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验结果。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17784.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3月15日 下午2:15
下一篇 2024年3月16日 下午7:27

相关推荐

  • 检查发现血小板数值偏低,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磕碰,感冒等,都可能加重血小板减少病情,或者是发生出血不止现象。为此,检查发现血小板数值偏低,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排除性诊断想要确诊ITP,必须要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需要对患者询问感染史,服药史,毒物接触史,家族成员出血史以及乙肝,红斑狼疮病史等。骨髓穿刺检查可排除再障,白血病,PNH及MDS等其他血液疾病,若脾大而骨髓巨核细胞无成…

    2023年6月16日
    1.5K00
  • 血小板减少病人问巨核细胞的作用?

    巨核细胞有什么样的作用呢?巨核细胞虽然在骨髓的造血细胞中为数最少,仅占骨髓有核细胞总数的0.05%,但其产生的血小板却对机体的止血功能极为重要。每个巨核细胞均可产生1000-6000个血小板。生成血小板的巨核细胞也是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发展来的。造血干细胞首先分化生成巨核系祖细胞,也称巨核系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megak…

    2023年6月6日
    1.5K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因病结缘感同身受 还好只是ITP

    因为itp,我们开始结缘 2021马上就结束了,很想跟大家唠唠心里话,从未想到,有一天我会进入一个这样的大家庭,明明素不相识,却又感觉亲密无间,大家好,我是豆豆妈!因为itp,我们开始结缘,尽管我们并不想因此结缘!如果可以,我宁愿这辈子我们都能互不相识,可是,命运给了我们一张同样的考卷,在解答的过程中,我们认识了彼此,开启了抱团取暖的日子。 感同身受 我想我…

    2022年6月17日
    1.8K10
  • 疫苗后疲倦皮肤起血点,血小板减少

    一个发小朋友打了疫苗后疲倦,一周多时间瘦了几大斤,昨天脚上皮肤起血点,刷牙牙龈出血止不住,流了一天,医院血检血小板为1(正常值100-300),今天载他过来市人民医院,医生说可能是ITP(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大概意思就是免疫抗体把血小板消灭掉,说这段时间已经有几个是这个情况了,其中还有人已经挂了,我朋友当晚就的签字注射丙球,激素,今天做骨髓穿刺,注射血…

    2024年8月8日
    40900
  • 溶血性贫血概述-症状与病因

    红细胞(RBCs) 在其寿命终止时(约120天)从循环系统中被清除。溶血主要是指红细胞提早被破坏,导致红细胞的寿命缩短(<120天)。当骨髓造血不能代偿寿命缩短的红细胞时,便发生贫血,这种情况称之为失代偿性溶血性贫血。如果骨髓造血能够代偿,则称之为代偿性溶血性贫血。 病因 溶血的分类可以根据溶血是否为外在:致病因子来源于红细胞之外;RBC外在疾病常是获…

    2022年10月7日
    1.8K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