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统疾病真讨厌

患itp快20年了,最近6年,又患了过敏性疾病,面部颈部,关节处,反复湿疹红斑,就没怎么小消停过,积极治疗了很久,没啥效果。晚上睡不好,白天没精神,瘙痒,灼热。刚刚去看了血液科主任,他告诉我说,ITP血小板减少免疫系统疾病,就是容易患其他免疫系统问题。哎,影响社交,自己也煎熬啊。患了新工作,不知道同事会不会看着我的过敏感到害怕。。。

激素副作用-脸大
激素副作用-脸大

11岁确诊ITP后,吃了一年多激素,变形到惨不忍睹,身上皮肤一条条红色像妊娠纹一样的疤痕,时刻叫嚣着,从此夏天就是我的噩梦,中药和自卑感一直伴随着我,但内心一直抱有一丝丝希望,想着有天会好,直到4个月前生完孩子后,病情加重,跑去山东齐鲁医院找了侯明教授,他明确告诉我说这个病不要指望断根了,我才意识到这个病这么这么的难缠,它终究不肯放过我~我这真的很想长久的陪伴孩子和父母,但是产后身体却差得需要人照顾,这是拖累生我的父母,连累我生的孩子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17671.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3月5日 下午4:48
下一篇 2024年3月6日 下午4:35

相关推荐

  • 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分类及治疗原则

    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是一种由免疫因素介导的疾病,根据发病机制不同可分为B细胞介导的血细胞减少症和T细胞介导的血细胞减少症。B细胞介导的血细胞减少症是因不明抗原刺激,导致B细胞过度活化自身抗体产生,最终作用于血细胞表面抗原,导致细胞失能。T细胞介导的血细胞减少症,主要是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颗粒酶、穿孔素或Fas/FasL途径导致血细胞减少,最终的临床表现均是贫血、…

    2022年8月19日
    1.5K00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生活中要注意的地方

    对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注意事项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很好的避免血小板数值短期内波动反复不定,下文进行相关解析。总结三个方面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生活中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控制疾病症状有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是无症状表现,有的则症状明显,但无论有无表现,都需要做好防护措施(重点),避免出血性风险。有出血的控制出血,有紫癜的控制治疗紫癜,在这个基础上,先让数值达到…

    2023年10月7日
    687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再障治疗的感悟-是移植还是选择中药治疗?

    本文只是个人感悟,如有观点不同,请亲直接飘过~~(最近要南京杜医生的联系方式的战友多了不少,请大家不要给我留言或放在评论里,我发现几次变成了垃圾评论,以免我错过回复.请发纸条,谢谢!)今天回首,儿子复发已经足足2年了,这2年我们一家人经历了太多,从复发的西药治疗,移植配型,配型后移还是不移的挣扎,中药的选择,中药治疗的坚持,到今天一个趋向明朗的趋势,其实每次…

    2022年8月13日 再生障碍性贫血 治疗案例
    1.2K00
  • 血小板减少症会不会年龄越大越难治疗

    问:血小板减少症这个病多发于20-30岁女性,没治好的慢性的会不会年龄越大越难治疗? 答:年龄大的女性,特别是绝经后,风险相对减少,没有月经大出血、生产大出血这些因素,所以不必太担心。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该疾病可能需要长期控制和管理。

    2024年6月17日
    46900
  • 皮肤突然有出血点,怎么办?

    提问:身上突然出现红色针尖样一小群出血点,以前小腿背部不明原因出现过两次淤青,这到底要不要紧?从血液科医生的角度,出血分为2种: 局部的出血,例如反复的单侧鼻出血(通常原因是鼻粘膜脆弱的小血管遇干燥或异物破裂)、肺结核患者的咳血、胃溃疡的患者呕血等等,都是局部器官的问题,分别要到五官科、感染科、消化科就诊,该怎么治疗就怎么治疗。皮肤粘膜遍布小血管在碰撞和外力…

    2024年2月10日
    808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