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生成素(TPO)受体激动剂是新一代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其模拟内源性TPO刺激骨髓中巨核细胞和巨核细胞祖细胞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增加血小板生成。
目前已获FDA批准上市的TPO受体激动剂包括罗米司亭、艾曲泊帕、阿伐曲泊帕和芦曲泊帕,详见表1。
阿伐曲泊帕是第二代TPO受体激动剂,FDA批准其用于择期行诊断性操作或手术的成人慢性肝病(CLD)相关血小板减少症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治疗,2020年4月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择期行诊断性操作或手术的CLD相关血小板减少症。
作用机制
阿伐曲泊帕是一种小分子TPO受体激动剂,其TPO受体结合位点与内源性TPO不同,结合于TPO受体的跨膜区。
体外实验显示,阿伐曲泊帕和TPO在促进血小板生成方面两者不存在竞争,具有累加效应。
药效学
阿伐曲泊帕促血小板生成效应存在剂量和暴露依赖效应,研究显示阿伐曲泊帕在提升血小板计数同时,未降低血小板活化阈值。此外,ABE等进行的一项药效学实验提示,阿伐曲泊帕药理作用可能比艾曲泊帕更强。
药动学
阿伐曲泊帕单次给药20mg后5-8h可观察到血浆峰浓度(Cmax),终末半衰期为16-19h。艾曲泊帕与高脂饮食或普通膳食同时服用时,吸收显著降低,但阿伐曲泊帕在进食状态下服用,吸收并未显著减少。
阿伐曲泊帕主要在肝脏代谢,88%经粪便排泄,6%经尿液排泄。阿伐曲泊帕在CLD患者中的药动学不受年龄、性别、任何程度肝功能损伤、轻至中度肾功能损伤影响。
药物相互作用
阿伐曲泊帕主要经CYP2C9和CYP3A代谢,CYP2C9和CYP3A的抑制剂或诱导剂可能会影响阿伐曲泊帕的血药浓度。
相关临床研究
1.CLD相关血小板减少症
ADAPT-1和ADAPT-2是两项设计完全相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分为低基线队列(<40×10^9/L)和高基线队列(40-50×10^9/L),2:1随机接受阿伐曲泊帕(低基线队列60mg/d;高基线队列40mg/d)或安慰剂治疗,qd,餐时服用,连续服用5d。
ADAPT-1研究结果显示,阿伐曲泊帕组中低基线(65.6%vs.22.9%)和高基线(88.1%vs.38.2%)队列主要终点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P<0.001),ADAPT-2研究结果同样显示,阿伐曲泊帕组中低基线(68.6%vs.34.9%)和高基线(87.9%vs.33.3%)队列主要终点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P<0.001)。
2.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国际多中心的Ⅲ期试验纳入了49例慢性ITP患者,随机接受阿伐曲泊帕20mg/d(n=32)或安慰剂(n=17)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累计血小板计数≥50×10^9/L且未发生因出血进行抢救的时间(周)。
研究结果显示阿伐曲泊帕组和安慰剂组达到主要终点分别为12.4周和0周(P<0.001),血小板应答率为65.63%和0(P<0.001)。
安全性
在CLD和ITP患者中分别进行的Ⅱ/Ⅲ期研究显示,阿伐曲泊帕耐受性良好,与安慰剂相比未显著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
对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FDA提醒采用艾曲泊帕联合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可能增加肝功能失代偿风险,并增加严重和潜在致命肝毒性风险,需监测肝功能并按建议停止用药。
ADAPT-1和ADAPT-2研究中无相关证据表明阿伐曲泊帕与肝毒性相关。
阿伐曲泊帕用于择期行诊断性操作或手术的成人CLD相关血小板减少症和ITP患者,可安全、有效地增加血小板计数,且耐受性良好。
CLD相关血小板减少症一直以来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血小板输注是其临床标准治疗选择,阿伐曲泊帕为此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避免了血小板输注面临的潜在风险,并可缓解血液制品供应紧缺问题。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17536.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