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有哪些

ITP病因和发病机制
ITP病因和发病机制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免疫因素,我们人体的免疫因素它可以产生血小板刺激自身的免疫系统产生血小板抗体,产生的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就会加速血小板把它破坏;
第二个因素是感染,比如我们的细菌病毒感染都会导致我们血小板的破坏增加;
第三个因素是我们血小板产生的机制出现了问题,就是我们巨核细胞成熟出现障碍,血小板生成减少;
第四点是血小板破坏的机制出现了问题,比如我们肝脏脾脏产生功能亢进,因为我们血小板进入脾脏和肝脏要产生一定的支流,通过肝细胞脾细胞作用来破坏血小板,如果它的破坏机制增强,血小板就会加速死亡,血小板数目就会减少;
第五个因素是我们妇女的雌激素对我们血小板的影响,通过这五个病因病人都可能产生,我们临床出现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17455.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2月16日 下午11:03
下一篇 2024年2月17日 下午9:41

相关推荐

  • 初发血小板减少病丙球,地米和特比奥都无效怎么办

    孩子7月24晚发现身上有出血点,25号去赶往太原儿童医院,充了足量的十瓶丙球,第二天白天情况良好,晚上开始发烧,后来呕吐头疼,腰穿后确诊丙球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骨穿结果是巨核细胞增多,成熟差。输丙球后第三天查血小板是17,丙球基本无效,后又每天两次50mg的地塞米松,冲了四天,查血小板是27,也是基本无效,医生说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有关系,从诊断出脑膜炎后…

    2023年5月4日
    1.1K00
  • 纪念一下,一年多来血小板第一次上120

    昨晚激动的我一宿没睡好,昨天下午查血小板126,126,126,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自从我发病以来,血小板都没有上过120的,激素最大量的时候才110多,虽然前段时间自己在家倒腾,血小板稳定了一段时间,然后又开始往下掉,基本上是一周左右掉一万的节奏,重新回到了三万以下,挺绝望的,国庆节前坐了一夜的火车,去了天津血液研究所,挂了张磊医生的号,等了一个上午,张磊…

    2023年11月29日
    723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母亲血小板减少近50年病史

    我母亲于1976年在济宁第一人民医院确诊血小板减少,当年24岁左右,症状就是牙,鼻出血,身上有紫斑,采用中医治疗,无效后转去山东省中医,当时大夫说没大问题,回家吃好喝好,休息好,就回了当地,我姥爷四处寻找中医大夫,大概喝了一二年左右,出血点和身上紫癜症状无,当时这种病很少,觉的症状没有了,就算是好了。27岁那年生的我,生前也没查过血小板,也没有采取药物措施,…

    2023年2月16日
    98300
  • 三年了血小板数值忽高忽低,心情起起伏伏

    2009年7月28日21点09分,叮叮出生了,医生说一切都好,是个10分的宝宝(满分10分),并抱到我面前,让我确认她的性别,还让我亲她一下,我轻轻地亲了亲她的脸蛋,这是我梦寐以求的女儿呀,我的心愿实现了,我们的心愿实现了!42天检查各项指标正常,3个月检查正常,4个月检查正常,5个月检查正常,6个月检查正常,身高、体重、智商等评测都是中等偏上,我们为此感到…

    2022年12月1日 儿童康复案例
    1.7K00
  • 激素慢慢两天减个1片,这样可以吗?

    我妈妈在2017年5月份查出血小板减少5万左右,当时没怎么在意,就是容易累,就是有时候很没力气,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好,11月份在上海瑞金医院查1万8,做了骨穿,确定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用激素等刺激西药治疗最高到16万7,后来减药反复升降,开始出现副作用,脸很大,脚无力。 在2019年2月鼻出血,1万7入院,用激素20天,2万9出院,建议去上级医院治疗,说对…

    2023年3月24日
    1.4K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