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化疗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一起讨论升血小板经验

最近这一阵子进群的血小板减少患者有一部分是肿瘤放化疗后骨髓抑制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家属,所以建立了化疗骨髓抑制的病友交流群。欢迎各位病友们一起加入!文章中部讲一下相关的疾病知识经验分享。

大家几乎来自网络,几年来人数剧增,病友群也越建越多,目前病友们基本都转移到了微信群。
病友们总说群越来越多,心里是喜忧参半,喜是又多了个朋友,忧是得病的人太多。
无论怎样,你我相识就是缘,既然都遇到了疾病,那么我们就一起来战斗吧,一起来加油吧!
有多个微信群,加好友,邀请入群,交流更方便: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

化疗为什么会导致血小板减少?

化疗是一种全身治疗,通常会利用化学药物治疗导入人体来杀灭异常细胞。而患者在化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多是化学药物治疗的常见毒性反应。除了化疗外,放疗以及其他治疗方案,都有可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的情况发生。
化疗后血小板低可能是因为自身免疫功能异常、骨髓抑制、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口服化疗药物可能会直接对骨髓的造血细胞产生损伤,导致血小板数量下降,这是一种骨髓抑制的副作用。这时需要及时使用药物来升高血小板,以避免血小板降低引起的出血等不良反应。由于骨髓功能障碍,导致血小板产生减少,从而引发血小板低下的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药物治疗。

1、自身免疫功能异常:
长期进行化疗可能会导致患者的免疫系统受到损害,致使自身免疫功能异常,使血小板破坏过多,继而导致血小板偏低。

2、骨髓抑制:
化疗过程中所使用的化疗药物,可能会引起骨髓抑制,致使血小板生成障碍,从而使患者出现血小板低的情况。

3、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少见的血液系统疾病,可能会导致骨髓造血功能低下,甚至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引起血小板低,同时还有可能会伴有头痛、肢体运动障碍、喷射性呕吐等不适症状。

另外,还有可能是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等因素引起,可积极去医院就诊,查明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平时饮食应以高蛋白维生素为主,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一般来说,当患者停止化疗后,血小板计数会有所提升,也就是说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并非持续性的。但由于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对化疗反应较大,即便停止化疗后,血小板计数上升的情况也不乐观,此时则需要介入针对性联合治疗进行提板。例如阿伐曲波帕、血小板生成素特比奥等,都可以促进血小板的提升。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

什么是骨髓抑制?

人体的血液细胞主要有三类,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都起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骨髓抑制是指患者在使用抗肿瘤化学药物灭杀肿瘤细胞时,同时也造成骨髓中的幼稚的造血细胞损伤的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减少。骨髓抑制轻者会延缓放化疗进程,从而影响治疗效果,严重者可能导致感染、贫血、出血等情况,甚至危及生命。

骨髓抑制一般什么时候出现?

不同血细胞的寿命不同,导致骨髓抑制出现的时间不同,白细胞当中的中性粒细胞为6-8小时,故最早出现,通常发生在化疗开始用药后一周,至10-14日达到最低点,在低水平维持2-3天后缓慢回升,至第21-28天恢复正常,呈U型。血小板为5-7天,降低出现的较晚,也在两周左右下降到最低值,其下降迅速,在谷底停留时间较短即迅速回升,呈V型。而红细胞因寿命时间长,平均120天,故下降出现的时间更晚。

发生骨髓抑制时,自己有感觉吗?

当轻度骨髓抑制时,往往无明显临床表现,患者早期可能察觉不到。如果患者突然感到“乏力”“困倦”,这可能提示骨髓抑制已逐渐加重。
1、当出现发烧、咽痛、咳嗽、腹泻、尿频、尿痛等感染表现,可能提示出现了白细胞的降低;
2、出现心慌、气短、面色苍白等情况,可能提示红细胞的下降;
3、莫名出现皮肤的“青紫”(医学称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咳血、呕血、血尿、血便,可能提示血小板的下降。
如出现上述症状,请及时与医生沟通或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哪些患者要格外警惕?

患者本人体质、基础疾病、病理类型、治疗方案、转移部位等因素均可影响骨髓抑制的程度。总结起来,常见的高危人群有以下特点:

1、年龄≥65岁,体重指数(BMI)<18.5 kg/m2,高龄和消瘦者造血机能变差;
2、TNM分期III-IV期,有骨转移:骨髓造血功能受损;
3、多周期化疗(>4周期):多疗程化疗期间药物毒性累积;
4、放疗中后期:可能由于放射线破坏骨髓细胞的增殖、成熟和释放;
5、化疗方案:阿霉素、长春新碱、托泊替康、紫杉醇类、长春瑞滨联合铂类、依托泊苷联合铂类等多药或含铂方案。

总结:

骨髓抑制是放化疗后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我们必须重视这个问题,注意观察自己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及时干预,处理得当,该病预后相对较好,轻度反应不用过分担忧,对于重度反应则要谨慎,需要及时对症处理,需遵照医嘱执行,及时复查,切莫忽视大意。另外欢迎各位病友们一起加入化疗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一起讨论升血小板经验!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16560.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12月6日 下午3:08
下一篇 2023年12月7日 上午11:31

相关推荐

  • 血小板减少腹腔镜切脾与开腹切脾哪个好?

    我女儿20岁,四个月前得的ITP血小板减少症, 她两年前得了同是免疫系统病的溃疡性肠炎。得了ITP后输过血小板,打过两次免疫球蛋白,一直大剂量吃泼尼松,今天还是20ML一天,但是一直没有效果,只有打过免疫球蛋白后可以维持3周正常。现在医生说要她切脾,想问一下朋友们, 她这种对激素没有良好反映的人切脾是不是也没有什么作用?选择腹腔镜切脾与开腹切脾哪个好? 医答…

    2022年5月10日
    1.6K00
  • 这种情况可以只观察不治疗吗?

    我是一个10多年的ITP患者,首次发病用强的松治疗,当时体重50KG,强的松6颗,逐渐减量,停药后血小板维持在70以上。 19年拔牙前查血小板36,开始中药+中成药+阿赛松2颗(8毫克)治疗,血小板逐步上升至60多,2020年6月因不间断性发烧查处颈部淋巴结结核,血小板降至10左右。6-8月份不用任何西药,有喝调理体质的中草药,血小板10-30之间波动,基本…

    2023年10月21日
    49900
  • 病友交流:紫癜复发,小腿肚上新增很多出血点

    我是小时候得过紫癜,吃零食吃的。输了一周激素好了,去年清明又复发,拖拖拉拉到现在一年半了。今年刚大学毕业,期间有吃中药,吃西药(其地氯雷他定和复方甘草酸苷,也吃过犀利替丁),今年4月住了院好了,出院当天又复发。一直到5月退完了。5月到9月中间没复发,9月起了一点点退了。本以为快要好了,今天一看腿上又起了一大片。我现在是在办公室敲下的这字,太痛苦了,我也想像个…

    2022年9月12日
    3.0K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全血细胞减少,病也许早就埋下了种子,只是现在才发芽

    我目前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2500~4000之间,血小板在3万~4万之间,红细胞3.4~4之间,血红蛋白正常。09年到现在做了3次骨髓穿刺,没有最后确诊是什么。初期诊断为慢性再障,但始终没有定。现在回顾自己以往的身体状况,感觉有点历史,还比较连续,只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一个病的发展是不是会有这么长时间,写出来大家看看吧。 我1975年生,小的时候自感身体很…

    2022年8月7日
    93000
  • 血小板减少罕见病患者交流群

    血小板减少罕见病患者和家属交流群。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遗传性血小板减少、was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Evans伊文氏综合症,TTP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和家属交流群。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很多家长在面对这个病的时候手无举措,到处就医,病情反反复复,严重过度治疗。本群建立的宗旨是,帮助家长平稳心态,合理规范的治疗与护理。本群禁止发广告等一切与疾病无…

    2024年2月17日
    572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