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因变异可导致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

一种基因变异可导致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
  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出生后止血功能就很差,容易出血。此前,研究人员已经弄清了几种致病基因,但是仍有半数患者的致病基因没有弄清。东京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研究了13个患者家族基因,发现有6个家族中一个名为“ACTN1”的基因出现变异。
  研究人员发现,实验鼠的巨核细胞植入变异“ACTN1”基因后,产生的血小板只有正常情况的一半左右,而且大小不一。巨核细胞是骨髓中一种从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细胞,核很大,成熟的巨核细胞边缘部分破裂脱落后会形成血小板。
  相关报告发表在《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研究人员国岛伸治说,这一发现有助于弄清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理,进而有助于准确诊断治疗。今后将深入研究这一基因的功能,弄清血小板的正常产生机制。

血小板减少基因检测
血小板减少基因检测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16011.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11月1日 下午4:34
下一篇 2023年11月2日 上午9:56

相关推荐

  • 会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化学物质

    目前可知,有些化学因素,环境因素,毒物等可导致血小板减少,人体血小板减少的危害不可小觑,明确发病因素,应预防与远离。 有血小板减少病人化验微量元素,发现砷超标,事实上砷高也会造成血小板低,而且除了砷,还有很多有害物质也会影响血小板的数量及功能,并且导致凝血及止血功能障碍。二二三、苯、铅、砷、碘化物、苯砷化合物、六六六及金制剂,都会影响血小板的数量及功能。乙醇…

    2022年6月11日
    1.8K00
  • 血小板偏低热门问答

    Q:小孩2岁,血小板值偏低,79,有流鼻涕但是没有发烧,医生说了一大堆已经蒙了,想知道严重吗?我觉得不太好啊 Q:我现在怀孕3个月查血常规时发现血小板偏低,不贫血,怎么办,还是要听医生的意见,有的数值稍高稍低不要太紧张,相信专业的眼光,医生让吃药在吃药,怀孕期间自己不要乱补,我是贫血,其实好多指标都高高低低的但是医生只是强调了贫血要吃药 Q:孕妇血小板低的原…

    2023年6月5日
    55700
  • 脾虚与ITP

    早上看QQ空间,看到网友转发的一个题为《体内湿气重怎样祛除》的帖子,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就不转发了,百度一下这个帖子肯定找的到的,看到里面有条关于如厕时观察大便的说法,我发现自己就是这种不健康的大便,就是作者说的脾虚的表现。如厕时——看大便­ 清晨方便后,可以观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马桶上了,一箱水还冲不净。不方便观察马桶的,也可以观察手纸,正常的话一两张纸就…

    2024年1月12日
    423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杨仁池

    今天来的孩子比较多,这边的桌子有点棱角,大家需要注意一下,不要磕碰到了。有几点我想说一下:首先,我感觉很抱歉,最近一两个月事情特别特别多,有些咨询的帖子我这边回复迟了,以后我尽量及时处理。再者,前几天在论坛看到《我和周医生》这一主题的相关帖子,有篇文章提到,一位病友看到我的回复,专门去查相关文献进行证实。当时我差点吓出一身冷汗,幸好我的回复还算严谨,哈哈。看…

    2022年8月24日
    92710
  •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长期吃激素药是一种什么体验?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前期大量激素冲击治疗,血小板值稳定出院后改服泼尼松片,最开始一天十片激素外加各种拉唑类的胃药一起服用,从减药一直到停药一共花了两年,算挺长时间了。 我停药到现在已经两年了。 服用激素,最显著的的就是外形的变化。一下子变胖,满月脸,大腿,小腿,胸,屁股,手臂,肚子,后背,这些地方都爬满了紫纹,一大片一大片的,身上凹凸不平,没再穿过短裙短裤…

    2023年12月16日
    576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