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血小板减少女性发病比男性高两倍

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比较“青睐”女性。
  专家:患者在进行外科手术、拔牙及分娩前要先进行有效治疗,令血小板稳定在70以上。

  近日,网上突传歌手田震罹患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消息。有报道称,近年田震因用西医激素治疗致身体虚弱发胖,但仍反复发作,目前靠中医调养正逐渐好转。有统计资料表明,这种类型的紫癜主要发生在育龄女性身上,其发病率较男性高出两倍。目前西医主要用激素来治疗,但不少女患者担心长期服用激素会带来肥胖、骨质疏松和内分泌紊乱等副作用,因此,许多患者对中医寄予了厚望。

慢性难治性血小板减少
慢性难治性血小板减少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杨洪涌教授指出,中医认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心、脾、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导致血热妄行,或阴虚内热,或脾肾气虚等所引起的。患者血小板在30~40以上,无明显出血者,可通过纯中药调治,其特点是副作用小、少复发;但当血小板低于20时,则应考虑中药配合西医的激素治疗才更安全有效。

  文/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方宁、张秋霞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杨洪涌教授

  提醒:

  手术前血小板需维持稳定

  血小板高低是判断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严重程度的主要依据。据专家介绍,正常人的血小板在100以上。一般来说,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至少要将血小板控制在30以上才相对安全。但临床观察发现,这类“相对安全”的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出血症状,轻微的有皮肤瘀斑、黏膜出血(如口腔、胃肠道),在外伤或手术等时,其身体任何部位或内脏均可出血,最严重者为颅内出血。

  “因此,临床上对这类血小板减少患者最大的担忧是内脏出血引起的失明或死亡。有些女患者在病情尚未控制的情况下怀孕,生产时出现产道大量出血,严重的可危及生命。”杨教授建议:患者在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拔牙及分娩等可以导致大出血的情况下必须先进行有效治疗,令体内血小板回升到7万以上才安全。特别对于患有此病或曾经患有此病的女性,在整个孕期一定要定期到妇产科和血液科进行检测,要尽量避免出现贫血和产道大出血,确保母婴安全。

  特点:

  皮肤现血点 血小板明显减少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血小板减少,而皮肤黏膜出现紫斑,甚至内脏出血是其主要证候。”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杨洪涌教授指出:刚开始,一般患者皮肤只出现小如针尖的红色斑点,手压也不褪色,大的甚至融合成斑块。这些斑点可突然发生,遍布全身,但以四肢为多,并常反复发作,严重者可发生内脏出血而危及生命。

  根据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血小板减少的持续时间和治疗效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分为如下的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急性:儿童多见,常发病于冬春季,发病前1~3周常有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病毒感染史。起病急,可有发热、畏寒、突然发生广泛严重皮肤出血,以下肢为主,呈点状、紫癜或瘀斑;黏膜出血多见于鼻腔、齿龈,严重者可内脏出血。

  慢性:多发生于20~50岁之间,女性更常见,发病率较男性高两倍,起病隐匿、症状较轻。皮肤黏膜反复出血,部分以月经过多为主要表现,皮下出血轻微;病程在半年以上,未经系统治疗者,可反复发作,迁延数十年不愈。少数因严重出血而引起贫血,重者可发生内脏出血。

  治疗:西医VS中医

  西医:

  激素+切脾手术

  杨教授称,本病病因还未完全明了,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首选西药,但长期大量应用或突然停药会产生许多严重不良反应。不少患者服用激素一段时间后会致食欲增强、身体发胖、皮肤痤疮,有的甚至可诱发和加重感染,还可引起消化道溃疡和出血、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等副作用,所以必须严格在医生的指导和监督下规范用药。

  如经过半年的激素治疗后,血小板仍继续减少,且出血症状反复发作,就要考虑切除脾脏。脾切除治疗目前仍被认为是西医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因为脾脏是产生血小板抗体的主要器官,又是破坏血小板的主要场所,通过脾切除可以减少抗体产生和血小板的破坏。

  不过,有研究发现,约有50%的病人的血小板是在肝脏或副脾等其他地方被破坏的,这时即使切除脾脏,血小板也不会明显增加。有研究表明,切脾术仅使1/3~1/2患者可获部分好转,且近1/5的患者在切脾后复发。因此,也有人尝试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但效果不理想,并有影响生育甚或致癌等威胁。

  中医:

  清热凉血+益气止血

中医西医如何选择?
中医西医如何选择?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心、脾、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导致血热妄行,或阴虚内热,或脾肾气虚等所引起的,常夹风、湿、痰、瘀等邪。如果患者血小板在3万~4万以上,无明显出血者,可通过纯中药调治,其特点是副作用小、少复发,且可预防或减轻皮肤痤疮、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等副作用;但当血小板低于2万时,则应考虑中药配合激素治疗更安全有效。

  据杨教授介绍,中医治疗此病大致分为血热妄行、阴虚火旺、气不摄血等证型,治疗原则以清热凉血、益气止血为主。而不同患者需找专家把脉候诊才能对症下药,取得最佳疗效。

  日常调养有讲究

  杨教授称,无论是选择中医还是西医治疗,除了用药之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应注重调养——

  1.注意保暖,以防着凉引起感冒等感染性疾病;咽喉等部位出现感染时,应及时到专科复诊,尽快控制感染,避免因病情加重而发生危险。

  2.饮食要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避免辛辣、油腻、煎炸、粗硬等刺激之物。大便潜血阳性者进食半流食,消化道有明显出血者应给予流质饮食。有贫血者多食用含铁量丰富动物血、肝类、紫菜、海带以及乳蛋类等滋补食品,但莫过于温补。日常食疗可用花生衣15~50克,红枣5~10枚用水煎服。无糖尿病者还可加红糖适量。出血过多者,除用止血药物以外,可取鲜藕500~1000克,洗净、捣烂、榨汁1~2碗代茶饮,有较强的清热、凉血、止血功效。

  3.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适当运动,以散步或太极拳等为宜,但要避免外伤,防止出血或加重出血。

  4.患者血小板少于3~5万时,应避免手术、肌肉注射、针灸、按摩推拿、刮痧、拔火罐、热敷等治疗。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15845.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10月19日 下午5:18
下一篇 2023年10月20日 上午10:36

相关推荐

  • 血小板数值治疗变化记录

    这几年治疗血小板的变化 2月,血小板82,血凝正常,妇科小手术7月体检结果一切正常6月,公司体检,血小板76,其余正常,医院让住院检查,没理会8-9月,食补,血小板分别152,263公司体检没做血常规,没记录5月24日,公司体检,静脉血小板50,其他正常,没理会5月16日,感冒发烧,静脉血小板49,其他正常。注意食疗了6月11日,指血血小板72,血小板体积 …

    2022年5月1日
    2.4K01
  • 愿所有血小板减少患者能够治愈

    93年的,从小得了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时候治疗过。但血小板无法提升,高中后就没有再吃药,也没有再去治疗过,自身血小板大概也一直只有10左右吧。不过也都挺健康。今年初在家里的要求下相亲了,这个月初告诉了女方家自己这个情况,一开始是怕担心会遗传。18号去杭州做了检查,她们也去了,医生告诉了不会遗传。女朋友很开心,说没事了,可以订婚了。我也开心级了,因为我真…

    2024年6月1日
    48700
  • 血小板低激素吃了一年多,切脾还是中药治疗呢?

    我激素吃了一年零六个月了,从一开始10片吃起,每周减一片,吃到2片时维持五个月,之后住院又调到6片吃起,2个月减半片,现在吃两片2个多月了,一直在省中医吃中药,还有膏方,一直没停药,中医药结合吃的,但是一直没有效果,现在偶尔腿膝关节疼,吃着钙片,10天前查血小板还是27,今天查血小板是8了,一个月之前住院,在我们本市最好的医院,血液科主任建议切脾,但是我的脾…

    2023年1月1日
    1.1K00
  • 发现血小板数值低了,能否放任不管?

    发现血小板数值低了,能否放任不管?在血小板减少患病群体中,很多患者都是处于不同的疾病治疗状态,有的患者有明显的症状表现,有的患者即便是血小板数值低下也并无任何不适的情况,对此,能否不治疗?不治疗会有生命危险吗?下文进行相关解析。 很多病人还是不了解血小板对于人体的重要性,其实我们正常的血是不会自发性的流出来的,但是如果血管受到损伤,血小板是第一个起反应的止血…

    2023年5月21日
    829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有没有干燥综合症得了新冠的病友?

    干燥综合症我已经稳定很多年的老病友了,去年就犹豫要不要打疫苗,后面看了病友群里面的病友说说有打了疫苗复发的情况,又问了医生决定不打,可看现在这情况,全面放开估计要是群体免疫了不打心里有点慌啊~有没有打了疫苗的友友,能不能打~最近形式好严峻,不打疫苗感觉都快生活困难了!我现在太纠结了,这半个月都在想着这个事情,我怕感染新冠后疾病严重,有没有干燥综合症得了新冠的…

    2022年12月30日
    1.8K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