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P患者顺利生产,产后持续治疗纪录

本人女,28岁,坐标山西,2015年11月怀孕
2016年3月血小板24(当时什么都不懂,没采取任何手段治疗,还和老公跑到长沙爬张家界,想想也是醉了)
2016年4月产检血小板13(医生吓尿了,让我立刻马上去血液科,血液科医生当即扣留要求住院,我都懵逼了,血小板13是个什么鬼)
第二天血小板掉至7,第一次用丙球。后于5月底、7月底又分别两次丙球冲击,配合泼尼松10片/日(一月后逐渐减量至今2片/日),血小板最高升至82,三次冲击使血小板一直维持在20以上,坚持至孕37周足月剖宫产。孩子六斤三两,血小板196,一切正常,谢天谢地。

怀孕期间
怀孕期间

剖宫产手术另输两个血小板,术后血小板升至121,术后第4天掉至78,第20天掉至32,第25天掉至10,再次入院(月子期间喝猪蹄汤拉过一回肚子,另月嫂数次熬醪糟下奶,后才知道米酒类血小板患者慎服)
之前一直抱侥幸心理,心想产后也许能自行恢复正常,所以安心待产,并未过多了解此病。没想到术后掉落如此之快,大夫又告知此病无法治愈将伴随终生,一度非常崩溃~
因之前考虑到怀孕,医生只让用了丙球和泼尼松,现在无顾虑就开始大剂量的使用激素地塞米松和环孢素免疫抑制剂等药配合使用,效果未知。医生的说法是,不能保证升上去,但是以后一定会掉下来,也是醉了……还在纠结不能母乳,仍在用吸奶器吸奶,妄想出院后能继续哺乳。看很多帖子病友个位数仍该干嘛干嘛,心生羡慕,我本身除胳膊有血斑并无其他任何出血症状。另看很多病友中药调理,也很想之后尝试。此病治疗无多长时间,心态还在积极调整中,身边同类患者甚是罕见,幸而发现这里,感谢各位病友的无私分享,让我没之前那么恐惧害怕了,也希望能与更多病友交流沟通。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15456.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9月18日 下午8:10
下一篇 2023年9月18日 下午8:33

相关推荐

  • 血小板减少一停丙球血小板就下降,该怎么办?

    掉完丙球血小板升上去了现在又掉下来了这是怎么回事?最近血小板反复掉到10以内,为什么激素丙球冲上去的血小板还会掉!!! 为什么血小板减少患者输注后过不久数值会低了呢?“对于血小板减少症,丙球治疗所带来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但一次两次、多次的输注后,不少患者以及患儿家属表示丙球治疗的效果维持的时间越来越短,前期能够维持半个月到二十几天,现在一周左右就掉了,这是因…

    2022年9月8日
    1.6K00
  • 因感染、药物等因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

    儿童非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减少症是临床常见病症,在儿童中的最主要类型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注:现称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此外,临床也常见因感染、药物等因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这些血小板减少在临床上…

    2023年6月29日
    1.1K00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过激素和环孢素A治疗

    我在2016年刚入春的时候(2016年2月份),总是感觉很疲惫,睡不够,当时还以为是工作太忙没休息好,就没太在意。后来(2016年5月份)发现自己双腿有一些红点点,胳膊上偶尔也会出现一点,就去医院做了血常规的检查,当时的化验报告是血小板低,只有21。住院后做了骨髓检查,被医院检查出患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当时我是25岁。 第一次住院(2016.5…

    2023年2月12日
    1.0K00
  • 服用激素有头晕的感觉吗?医生诊断为ITP血小板减少

    本人是在广东清远的患者,男,今年30岁 在11月初干活的时候发现小腿,手腕只是轻轻的碰了几下,就出现了於痕,大腿内侧有10多点红斑,当时不以为然,以为皮肤过敏什么的,后来不小心抓破了一点头皮,流了很多血,后来去市区的人民医院(三甲医院)检查血常规,血小板30,其他都正常,医生说初步诊断为ITP,会有生命危险,当时把我吓坏了,就听医生说的马上住院了。。。 接着…

    2022年12月20日
    943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标准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和激素治疗血小板减少

    治疗方法:静脉丙种球蛋白0.2g/kg/天, 静脉滴注5天,地塞米松10mg/天,静脉滴注7天,以后改强的松口服,40mg/天。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发病机制是血小板膜表面所附着的血小板自身抗体与单核-巨噬系统Fc受体结合,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而使血小板计数下降。 目前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仍以肾上腺皮质激素作为首选,起效多见于用…

    2024年3月4日
    536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