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只有1,入院,并静脉注射丙球蛋白25瓶(50ml)

5月24日,发现腿上有小紫点,前往长沙中心医院检查,查血常规后发现血小板只有1,随即于当日晚上入院,并静脉注射丙球蛋白25瓶(50ml)。
24晚23点多做,血小板指标为2
25日11点多,指标12
25日16点多,指标18
26早上6点多查,指标35
26下午19点多查,指标39
27日 指标47
28日 指标65
5月30 指标69
6月1 指标 43
6月2 指标26
6月3 指标18
6月4 指标11
6月5日 指标19
6月6日 指标28
6月7日 指标32
6月8日 指标32 出院
5月27日做了骨穿后,于5月28日开始吃泼尼松(12粒,早上一次服用),观察到6月4日,医生建议使用了地塞米松(8支<5mg:1ml/支,)进行注射冲击,连续注射四天,于6月8日出院并停止吃尼松
6月9省儿童医院日检查血小板时,只有21,6月10日又开始吃泼尼松(12粒,4粒每次,一天三次),
6月15日前往市中心医院复查时,血小板只有14,医生建议减量,
6月16日开始一日6粒,一次吃完,并于16日前往湘雅二院检查,血小板结果为17,医生建议泼尼松继续吃,每天6粒,并增加每天吃“升血小板胶囊”,一日三次,一次四粒。
6月19日前往长沙市中心医院复查时,血小板降至5,随即由中心医院介绍前往湘雅附三医院住院,并于当时开始注射丙球25瓶,
6月20日下午五点多抽备复查,血小板升至62,6月22日复查时结果为79,同时并于当日出院。

瑞弗兰艾曲泊帕乙醇胺片
瑞弗兰艾曲泊帕乙醇胺片

现在用药,泼尼松2粒每日,于6月20日开始,同时每日睡前吃一粒艾曲帕忆醇胺片。
(6月22日下半夜时流了一下鼻血,但很快止住,同时体温升到37.4度,6月23日上午在家休息,体温为37.2,下午前往学校上学)
25号,去社区医院复查时,降到49
27号开始泼尼松减为一天一粒。
29号复查时降到4,随即入院,当日打地塞米松20克(6小时注射玩),艾曲帕泊片改成两粒一次
30号,泼尼松停用,血小板9,当日继续打地塞米松20克(6小时注射完)艾曲帕泊片两粒一次
30号晚上九点左右抽血复查,血小板15;
7.1日,继续打地塞米松20克(6小时注射完),下午五点半抽血复查,血小板25,随即出院。一天12粒甲泼尼龙,三次吃完,四袋槐杞黄颗粒(两次吃完),两粒艾曲帕泊片
7月3日,去医院复查,血小板27,每天两粒艾曲帕泊片,一天12粒甲泼尼龙
7月5日,在社区医院复查,备血小板34。线上问询杨主任,药量调整为艾曲帕泊片2米,甲泼尼龙一日三粒,分三次吃完,四袋槐杞黄颗粒(两次吃完),两粒艾曲帕泊片
7月7日,去医院复查,血小板为33,药物调整甲泼尼龙一日两粒,分两次吃完,四袋槐杞黄颗粒(两次吃完),两粒艾曲帕泊片
7月10日,医院复查后,血小板降至10,甲药物调整甲泼尼龙一日9粒,分三次吃完,四袋槐杞黄颗粒(两次吃完),两粒艾曲帕泊片
7月12日,医院复查后,血小板升至34,甲药物调整甲泼尼龙一日9粒,分三次吃完,四袋槐杞黄颗粒(两次吃完),两粒艾曲帕泊片
7.14日,复查时,血小板66.药物调整甲泼尼龙一日9粒,分三次吃完,四袋槐杞黄颗粒(两次吃完),两粒艾曲帕泊片
7.18,复查时,血小板75.药物调整甲泼尼龙一日9粒,分三次吃完,四袋槐杞黄颗粒(两次吃完),一粒艾曲帕泊片
7.21,复查时,血小板71.药物调整甲泼尼龙一日9粒,分三次吃完,四袋槐杞黄颗粒(两次吃完),艾曲帕泊片停
7.24,复查时,血小板43.药物调整甲泼尼龙一日9粒,分三次吃完,四袋槐杞黄颗粒(两次吃完)
7.26,复查时,血小板46.药物调整甲泼尼龙一日9粒,分三次吃完,四袋槐杞黄颗粒(两次吃完)
7.26,复查时,血小板43.药物调整甲泼尼龙一日9粒,分三次吃完,四袋槐杞黄颗粒(两次吃完)
7.31,复查时,血小板19.药物调整甲泼尼龙一日9粒,分三次吃完,四袋槐杞黄颗粒(两次吃完),艾曲帕泊片恢复一片
8.3,复查时,血小板26.药物调整甲泼尼龙一日9粒,分三次吃完,四袋槐杞黄颗粒(两次吃完),艾曲帕泊片恢复一片
8.9,复查时,血小板28.药物调整甲泼尼龙分别为每天8粒7粒,分三次吃完,四袋槐杞黄颗粒(两次吃完),艾曲帕泊片一片
8.14,复查时,血小板27.药物调整甲泼尼龙分别为每天7粒6粒,分三次吃完,四袋槐杞黄颗粒(两次吃完),艾曲帕泊片一片
8.21,复查时,血小板27.药物调整甲泼尼龙分别为每天6粒5粒,分三次吃完,四袋槐杞黄颗粒(两次吃完),艾曲帕泊片一片
8.25,复查时,血小板19.药物调整甲泼尼龙分别为每天5粒4粒,分三次吃完,四袋槐杞黄颗粒(两次吃完),艾曲帕泊片一片
8.29,复查时,血小板34.药物调整甲泼尼龙分别为每天4粒,分两次吃完,四袋槐杞黄颗粒(两次吃完),艾曲帕泊片一片
9.6,复查时,血小板24.药物调整甲泼尼龙分别为每天2粒,分两次吃完,四袋槐杞黄颗粒(两次吃完),艾曲帕泊片一片
9.12,复查时,血小板8.药物调整甲泼尼龙分别为每天2粒,分两次吃完,四袋槐杞黄颗粒(两次吃完),艾曲帕泊片加至2片,同时入院附三,注射12瓶丙球

甲泼尼龙激素
甲泼尼龙激素

9.13,复查时,血小板32,药物调整甲泼尼龙分别为每天2粒,三天,然后每天1粒三天,然后每天半粒三天后停,分一次吃完,四袋槐杞黄颗粒(两次吃完),艾曲帕泊片加至2片。
9月16日 血小板62 激素两粒,艾曲2粒
9月20开始看中医,指标119,激素停,艾曲2粒
9月26日 血小板33 艾曲2粒
10月3,血小板28,中药,艾曲1粒,
10月10 血小板38,艾曲停
10月17,血小板7,住院12瓶丙球
10月18,血小板27出院
10月25 血小板15
10月27 26号发烧,查后血小板13
11月1 血小板16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15039.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8月13日 上午12:17
下一篇 2023年8月13日 上午11:20

相关推荐

  • 求医心得:四处求医问药经历很多, 感触很多

    儿子患病一年了,四处求医问药,经历很多, 感触很多,我用笔记录下来,仅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请见谅,不全之处请大家补充。关注身体的异常表现。我发现很多血液系统患者初次就诊是因为感冒发烧,也有很多是因为稍微磕碰就有淤青,还有是因为无原因的消瘦,出血点,像我们孩子是肝脏疾病,定期复诊所见,无论什么情况,只要是异于正常情况,就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及早去医院检查,听取医…

    2022年8月6日
    1.0K00
  • 血小板低itp医生无知,大家多了解自己的病和药物

    我的患病以及治疗经历比较不一样,分成两部分讲吧。第一部分是医生无知,第二部分是我无知。 第一部分:1.我患itp住院,血小板低,我属于慢性症状不明显那种,住院是想把血小板提高到安全范围,找一个以后可以维持治疗的药物顺便仔细检查一下排除别的继发病。三甲大医院血液科,因为试了很多种药物反应都不好那一次住了一个半月。 第一个月主治医生连续开了一个月的尖吻腹蛇血凝酶…

    2024年2月8日
    45800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看这里!

    我是2020年7月份确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当时症状是膝盖有一大块青紫淤青,本来以为是不小心磕着了也没在意,后来腿上淤青越来越多,而且久不见好,脚背出现红色血点,还一度以为吃什么过敏了。直到有一天照镜子发现鼻翼处也出现红色血点,才感不妙就去了医院。 第一次去医院看的是皮肤科,还好皮肤科医生看出不对叫我检查血常规。当时人不多,大约五分钟左右结果就出来了,血小…

    2023年11月17日
    580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血小板减少治不好不要钱!

    为您验证奇迹绝非虚假广告,我有纯天然中药配方,在治疗血小板减少方面有独特疗效,已治好很多且不复发。该药物全面改善机体造血功能,标本兼治。(制成药粉或药丸或将药粉装在胶囊里,服用方便。)治疗时间一般四个疗程。(每个疗程20天。) 治疗方案。方案一:分两个阶段治疗。前两个疗程为第一阶段。(在第一阶段收费两千元。如果无效,两千元退回。)后续治疗为第二阶段。(在第二…

    2024年6月24日
    57210
  • 放弃治疗 拒绝美罗华和激素

    2018年7做了骨穿,听医生说我这个病要吃激素,我不想吃激素所以就去宽街中医院了,当时给我看病的是一个叫王丽的大夫,据说也是专家号,当时也是每2周去一次。都是代煎。 吃了3个月的药,居然到了110。当时很开心,觉得自己好了,就没再吃药。后悔得很。如果一直吃中药也许都好了! 在后来就是12月觉得身上紫癜多了,觉得严重了,就去协和确诊。 12月正式确诊ITP!1…

    2022年9月15日
    1.9K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