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功效 (原创)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临床常见的血液出血性疾病之一,临床易于反复,易发生显著血小板减少而诱发明显出血,甚而危及生命。有文献表明,西医常用糖皮质激素、各类免疫抑制剂、脾脏切除,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促血小板生长因子等治疗,甚至少数难治性患者采取联合化疗与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段治疗,然而常因激素抵抗或者依赖(指患者需要继续或反复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至少2个月,以维持血小板计数在30×109/L以上和(或)以避免出血)“免疫抑制剂失效”丙种球蛋白与生长因子效果短暂且费用昂贵,给治疗上带来困难。而中医药治疗本病有一定疗效,多数采取从热(或火)、阴虚、脾虚等角度辩证施治,难治性者辅以活血药,但对病情反复“激素依赖ITP”脾脏切除后无效或复发的难治者仍然令患者和医生感到困惑与无奈。近年来,中西结合对本病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看中医喝中药
看中医喝中药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味甘,性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作用。在传统治疗上常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及糖尿病等症。黄芪主要有:①膜荚黄芪,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甘肃、山西等地;②内蒙古黄芪(棉芪),主产于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等地。

炙黄芪、穿山龙两药合用治疗ITP能够提升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益髓颗粒对ITP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经研究发现黄芪对ITP细胞凋亡和T细胞亚群有影响,淋巴细胞凋亡异常与血小板减少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证明血小板PS外翻出现于Bcl一2家族和capase一3的活化发生之后,所以血小板PS的外翻可能发生于凋亡的中期或晚期,也可能因刺激剂而异。Fas和Bcl一2是控制细胞凋亡的两个重要基因。Fas与其自然配体(Fasl)相互作用后通过细胞氧化应激途径诱导细胞凋亡。最新研究结果显示,血小板凋亡和功能异常可能是高热患者出血症状的原因之一。其实血小板内多种信号转导途径同时存在,调控机制非常复杂。Calpian激活剂直接激活calpian就可以诱导血小板凋亡的发生。经过多年的研究,人们虽然对血小板活化和凋亡的信号转导途径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最近人们发现血小板不仅可能发生活化、凋亡,也可能发生坏死。

从中医角度看,黄芪具有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扶正固本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的有效成分(多糖、酮类。皂苷类等)是良好的免疫调节剂。我们前期的研究用黄芪提取液能促进小鼠淋巴细胞对羊红细胞的免疫特异玫瑰花环的形成,提高酸性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淋巴细胞比率。还可通过对体内cAMP/cGMP核酸代谢的调节而增加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并调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趋于正常。在本研究中发现,黄芪注射液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对ITP患者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并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功能趋于正常。黄芪可以作为提高ITP疗效的重要辅助治疗措施。 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西医常用糖皮质激素、各类免疫抑制剂、脾脏切除,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促血小板生长因子等治疗,甚至少数难治性患者采取联合化疗与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段治疗,然而常因激素抵抗或者依赖(指患者需要继续或反复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至少2个月,以维持血小板计数在30×109/L以上和(或)以避免出血)“免疫抑制剂失效”丙种球蛋白与生长因子效果短暂且费用昂贵等原因带来治疗上的困难,值得专科医生的思考而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本病有一定疗效,多数采取从热(或火)、阴虚、脾虚等角度辩治,难治性者辅以活血药。

研究认为ITP发病与其体液及细胞免疫紊乱均有关。Fas是I型细胞膜蛋白,FasL为Ⅱ型跨膜蛋白,两者结合可诱发细胞凋亡。ITP为本虚标实之证。血热妄行组属ITP急性期,由于患者年龄轻,病程短,血小板计数低,临床出血症状严重,这表明T细胞凋亡增加,加速破坏血小板,瘀血阻者属ITP慢性期,患者年龄大,病程长,气虚不摄者血小板计数较血热妄行者、瘀血阻者高,阴虚火旺者临床出血症状较轻,血小板计数也较血热妄行者、瘀血阻者高,ITP瘀血阻者,血热妄行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凋亡加速,ITP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Fas/FasL表达存在一定相关性,可作为ITP辨证分型的物质基础和定量表征。激素治疗后T亚群表面凋亡调控因子凋亡减少,提出激素可干预Fas—FasL信号传导途径引起的凋亡。治疗前T亚群表面凋亡调控因子Fas,Fasl值高提示预后较好,治疗前T亚群调亡水平对判断预后具有一定意义。国内有学者已研究黄芪对自身免疫学疾病SLE(系统性红斑狼疮)细胞凋亡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黄芪能降低细胞凋亡的易感性,对细胞凋亡起抑制作用。但国内外尚无黄芪注射液对ITP细胞凋亡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14694.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7月13日 下午3:15
下一篇 2023年7月13日 下午3:21

相关推荐

  •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你能准确诊断吗?关于误诊

    系统性硬化症(SSc),又称硬皮病,是一种以小动脉或微血管及广泛结缔组织硬化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合并多种的结缔组织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等,但SSc合并SLE发生率不高,国内外罕见报道。现将工作中遇到的1例SSc合并SLE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报道如下: 病例资料 患者,女,20岁,学生,未婚,以“皮肤发硬4年,…

    2023年5月24日
    96700
  • 血小板升上去没有复发

    下半年发现的,身上都是红点,以为是皮肤病,后来村里的大夫让去镇医院验血,当时血小板就只有12了,直接告诉我们不要去县医院,直接去市里,去了县里人家也不收,到了市里验血之后医生都惊呆了,全身检查,之后没什么问题,要求住院,当时家里事情太多,就没住,被医生警告不能感冒,不能有任何感染,不能流血,拿了利可君和维生素c,吃了大概一年吧,刚开始每星期两次血常规,慢慢的…

    2024年6月3日
    451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住院血小板越住越低,吃3颗艾曲血小板1234

    3月26日入院时血小板23。次日接受了甲泼尼龙和白介素注射液,血小板反而降为10,再降到9,然后两天丙球的冲击血小板再次降为6。停止丙球后,医生发现我扁桃体发了炎,应该是白介素的副作用,开始用消炎抗生素,两天后血小板开始升回16。 当白介素用到第12天,导致咽肿了胸闷,我叫停了,只用甲泼尼龙,,血小板开始回到二十几。后来的一周,升到36,53,再降到25。这…

    2023年1月5日
    1.8K00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时的治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好发于20~40岁生育年龄的女性,而且不影响生育功能,所以ITP合并妊娠者较常见。ITP是妊娠前3个月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的原因,占妊娠者的11%,占孕期血小板减少者的51%。根据ITP的发病机制,患者体内有抗自身血小板的抗体(PAIgG),此抗体不仅可使患者自身血小板遭到破坏而减少,还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损害胎儿血小板,引起胎儿血小…

    2023年12月17日
    50600
  • 血小板降到30多了该怎么办

    宝宝三岁半,去年因支气管肺炎住院三次,今年一月份发现孩子小腿,耳朵,脚上有零散,比较浅颜色的红点,在当地医院看了一下说是过敏也就没在意。当时还打了一针疫苗,红点慢慢自行消退。今年5月1号又打了一针水痘疫苗,三号晚上发现孩子腿上,前胸,后背起了不少红点。 4号住院,查血常规,血小板为54,输了三天消炎药,止血药,血小板降为34,当天用丙球冲击一天5瓶,用了两天…

    2023年1月25日
    1.4K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