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病患可能发生胃肠不适

1、门诊之后,建议获得与医生联系的方式,有助于及时反馈、交流,有利于医生实施随访;移动互联时代,推荐获取并扫描微信二维码,搭建医患互动平台,以便快捷而针对性诊后互动;当然,也可以登陆相关网站平台,或其他方式链接医生;
2、中医辨治之后常见问题:中药如何煎煮?中西药物如何搭配服用?是否存在相互影响?等等;如果当时未搞清楚,或回家后出现类似问题,首先阅读药物说明书或药袋上的文字或病历上的医生嘱咐等,仍不清楚,或未能解决问题,及时咨询医生,并浏览网站刊发文章,或者网站病友之间交流等方式,予以解决;
3、服用中药期间,少数病患可能发生胃肠不适等问题,如何解决?除了上述讲解的方法外,只要不是特别或紧急情况(务必及时当地、就近就医),暂停1~2天观察,或减少剂量多次服用,频频少许饮用,不要一次性多量饮服等,可以减缓胃肠反应而适应,或联系医生咨询或及时复诊;
4、由于门诊就医病患,常是西医诊治效果不佳或寻求中药辨治增效减毒者,温馨提醒:除非西医医生明确指示停服西药,或就诊期间中医大夫嘱咐停服西药,一般情况下,需要继续服用既往西药,以便介入中药调理获得更好效果,避免影响疗效或发生其他事件;
5、对于血小板减少病患,如果属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见ITP)者,治疗期间出现血小板显著减低和/或伴有明显出血者,网络或电话等远程方式咨询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务必及时当地就近找血液专科医生帮助评估病情并紧急处置,确保安全第一要务!如果属于血液淋巴肿瘤和/或化疗后所致血小板减少明显时,及时输注血小板是必要的!在中药没有发挥明显效果而提升血小板之前,部分病患间或出现上述情况并非异常,因为中药治疗有个过程,有时较为漫长;
6、感染发热是血液病患容易发生的并发症,也是影响治疗,危及生命的,患者及其家属务必予以高度重视,平时的防范固然重要,一旦发生,务必及时寻求你的主管医生诊疗与处置帮助,尤其粒细胞缺乏者,务必及时积极就医处理;

网上的副作用
网上的副作用

7、常有病患或其家属讲:出现上述情况联系住院不成怎么办?病房医生告知没有床位让找回门诊医生怎么办?等等,敬请记住!能够及时找到门诊医生帮助处理,当然好;多数情况下病患不能赶回就诊医院,或身处异地或外地,在上述情况下,及时就近赶去当地医院,寻求急诊医生帮助(各地情况不同、各位病患各异,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及时就医,积极处理为宜),尤其夜间或节假日;
8、血液淋巴肿瘤病患,如果能够耐受化疗且效果不错的,还是坚持完成预期方案,配合我们的中药调理,有望获得增效减毒效果;不要误以为服用了中药就可以马上停用西药;当然,如果属于确实耐受不了化疗等西药治疗,就诊时充分医患交流后决定停用,是可以的;非血液肿瘤例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障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经常服用的基础性西药:激素、刺激因子、免疫调节/抑制剂等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调整与停服,以免发生不良事件;而一些靶向药物,例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应用的伊马替尼(格列卫)属于剂量依赖性,务必专科医生指导下调整;
9、由于血液疾病属于液体或流体疾病,变化发展较快,需要动态观察;病情不太稳定者,更要密切观察,例如贫血(面色苍白,倦怠乏力,心慌气短等)、出血(皮肤血点或紫癜,齿龈或鼻子等渗血,大便发黑,小便发红等)、感染发热(及时测量体温,一旦超过38度务必重视!)等,需要及时动态的监测血象变化(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如果发生上述表现,且血细胞明显异常,及时就医处理并输注同型血液成分;一般而言,血红蛋白不低于60,血小板不低于20,中性粒细胞不低于0.5为宜;
10、由于血液病的用药或者疾病本身而容易引起肝肾等损伤,以及免疫抑制,电解质紊乱、骨骼脱钙、血栓发生等,需要及时复查,一般3个月复查相关肝肾功能等检查,如有特殊要求,服从既往主管医生的安排,不得有误喔!记住,有时需要长期服用保护性药物的,常用的例如护胃、护肝、护肾等;临床常用的糖皮质激素,长期补钙防治骨质疏松,需要记得哦!
11、对于有基础病的患者,尤其老年性病患,基础病的防治不容忽视,例如高血压者需要良好控制,定期测量,以免影响血管而在血小板减低状态下更易造成出血;糖尿病者需要长期控制:饮食、行为与药物等,以免影响免疫力及其血管,而易招致感染;常见的乙肝病毒感染携带及其他病毒性肝炎者,需要在肝科医生协助下诊疗观察指导抗病毒治疗;
12、饮食、行为、情志等的调理不容忽视,一般而言,饮食需要均衡:荤素、色泽等搭配合理,卫生干净非常重要,不宜生冷,主张熟食;红色与黑色食物有助于生血(血红蛋白与血小板等)与止血(例如黑芝麻糊等对于胃部易于渗血有益,炒碳变黑有助于止血);行为方面,不宜从事易于创伤等高风险工种,不宜剧烈运动等,从事行走、太极拳、瑜伽等运动有益;现如今,环境与天气需要关注,例如雾霾天气不宜户外活动;情绪保持稳定,不宜急躁,舒畅心情有助于疾病的稳定与康复!如遇血细胞减低明显者,不宜人多地方出入,佩戴口罩有益,休息尤其卧床休息有时是需要的;
上述建议仅供参考,以当地医生处理意见为准。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14602.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7月5日 下午4:28
下一篇 2023年7月6日 下午3:58

相关推荐

  • 干燥综合征免疫血小板减少

    我妈从2021年07月被确诊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当时血小板30,且没有出血点,就没有很在意。后来,一直到2022年4月突然四肢有出血点,去南京鼓楼医院住院,入院时血小板5,出院时18,才出院3天,嘴里又有血泡,四肢有出血点,血小板为4,立马去鼓楼住院,住院用丙球加激素,血小板到168出院了。之后,都是吃激素和环孢素,每月定期去鼓楼复查,高的时候40几,低的时…

    2023年9月6日
    62500
  • 血小板减少症突如其来的痊愈,又毫无原因复发!

    我也是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我今年高三,我是初二那年有天早上起床突然发现我的左胳膊布满了血点。一开始以为是皮肤病,结果到皮肤科医生说这是紫癜啊,血液的事儿。然后查血常规发现,当时正常人125到三百多的血小板我只有10。真是惊动了我们全家上下三代人。 发现的第一年也是吃激素。当时是发现几个月后去的天津血液病研究所,医生开的激素类药物。原因不明,因为我是突发的,当时…

    2022年8月29日
    1.6K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得病9个月 第一次血小板恢复正常了

    宝宝突发高烧,观察了一晚上高烧不退,4.10一早收拾行李跑医院住下了,这一住就住了10天,一入院就挂头孢,维生素针和止血敏,查血常规,血小板降至34,我心里很担心,激素停掉后好不容易升到82的血小板一下子就只有34了!每天复查血常规,做好血小板低于20就上丙球的准备!不过孩子很争气,以后的复查血小板依次是45,54,51,57!每天挂水连着挂了9天,体温正常…

    2022年12月5日
    1.2K00
  • 血小板减少如何提高免疫力

    血小板减少这种病主要是自身免疫力低下造成的,如何提高,让我们有足够的抵抗力来对抗它?以我的经验,我总结了两点: 第一,关键是每天坚持锻炼身体,适当的运动,辟如慢跑,打羽毛球,跳跳健身操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第二点,也是很关键的,就是要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态,平常多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不要总是懊悔曾经做过的事,过了就过了,一切向前看。实在想不通的时候,就让自己休息…

    2023年12月4日
    66800
  • 老年人血小板减少的治疗过程

    目前已经正常。过程在下面分享一下,希望给到参考。基本情况:家人,女性,67岁,既往身体健康。2018年10月,自觉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牙龈出血,四肢淤青斑,大概两周时间后到街道医院就诊。街道医院血常规检查结果血小板为1。 街道医院医生当即要求到上级医院就诊。接着马上到了某家三甲医院,急诊接诊医生看了腿上的瘀斑、检查了眼睑、观察了牙龈后,对街道医院的检查结果表示…

    2024年3月10日
    472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