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生血脾统血肝藏血

肾生血脾统血肝藏血
1、肾主生髓化血
肾藏精,精能生髓,精髓不仅可上充脑髓,还可充养脊髓、骨骼等组织器官,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使骨骼健壮有力、牙齿坚固等。如《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当肾精不足,化髓减少,可导致精髓亏虚、骨失充养而影响骨的生长发育,如骨质疏松、牙齿早脱等。临床可用补肾填精、益髓壮骨的方法防治骨质疏松症。
人体血液的生成,一方面是后天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上输心肺而化赤为血;另一方面是肾精生髓,髓充于骨,骨中精髓为化生血液之源。故《侣山堂类辨·卷上》指出:“肾为水脏,主藏精而化血。”  《张氏医通·虚损》亦有 “血之源头在乎肾”之说。肾精充足而精髓盈满,则血液生化有源。肾精亏虚日久可导致血虚,临床上治疗血虚亦常用补肾填精之法。

中医
中医

2.脾主统血
脾主统血,指脾气有统摄血液运行于脉中,不使其逸出于脉外的作用。
脾气统摄血液的功能,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的体现。脾气是一身之气分布于脾的部分。一身之气充足,则脾气充盛;而脾气健运,生气充足,则一身之气自然充足。气足则能摄血,故脾统血与气摄血是统一的。脾气健旺,气生有源,气足而固摄作用强健,血液则能循脉运行而不逸出脉外。若脾失健运,气衰而固摄作用减退,血液失去统摄则逸出脉外而为出血。
病理上,脾不统血与气不摄血的机理亦属一致。只是由于脾气的升举特性,及其与肌肉的密切联系,习惯把下部和皮下肌肉出血,如便血、尿血、崩漏及肌衄等,称为 “脾不统血”。脾不统血由气虚所致,一般出血时间较长,色淡质稀,多见于人体下半部,并有气虚见症,如倦怠乏力,面色萎黄等。治以健脾摄血。

3.肝主藏血
肝主藏血,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
(1)贮藏血液肝藏血,有 “血海”之称,其意义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濡养肝及其形体官窍。肝内贮藏的血液,即肝血,除濡养肝脏本身外,还输布至其形体官窍,濡养筋、爪、目等,维持其正常的功能。《素问·五藏生成》云:“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若肝血不足,濡养功能减退,筋、爪、目等常出现异常。如血不荣筋则致肢体麻木、筋脉拘挛、肌肉颤动、手足瘛疭等;血不养目则见目涩、目花、目珠刺痛等;血不荣爪则见爪甲脆薄、干枯、易于折断等。二是为经血生成之源。女子月经来潮,与冲脉充盛、肝血充足及肝气畅达密切相关。冲脉起于胞中而通于肝。肝血充足、肝气畅达则肝血流注冲脉,冲脉血海充盛则月经按时来潮,故以肝血为经血之源,并将肝与冲脉并称为 “血海”。若肝血不足,常致月经量少,甚或闭经。三是化生和濡养肝气。肝内贮藏充足的血液,能够化生和濡养肝气,维护肝气充沛及冲和畅达,使之发挥正常的疏泄功能。若肝血不足,可致肝气虚弱,出现疏泄不及的病证。

(2)调节血量一般情况下,人体各部分血量是相对恒定的,但又随着机体活动量、情绪、外界气候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如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外周血流量增加;在安静或休息时,外周血液分配量则减少。《素问·五藏生成》说:“人卧则血归于肝。”唐代王冰注解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
肝调节血量的功能,以贮藏血液为前提。只有充足的血量贮备,才能有效地进行调节。而肝血的外流诸经和回归肝脏,又受肝气疏泄作用的调节。
(3)防止出血肝为藏血之脏,具有收摄血液、防止出血的功能。《杂病源流犀烛·肝病源流》说:肝,“其职主藏血而摄血”。
肝防止出血的机理有三个方面:一是肝气能收摄血液。肝气充足,则能固摄肝血而不致出血;二是肝气疏泄,畅达气机,维持血液运行通畅而不出血。若肝气亢逆,疏泄太过,血随气逆,可导致出血;三是肝主凝血。肝之阴气主凝敛,肝阴充足,涵养肝阳,阴阳协调,则能发挥凝血作用而防止出血。明·章潢 《图书编》说:“肝者,凝血之本。”
肝藏血功能失职引起的出血,称 “肝不藏血”。肝不藏血的病机:一是肝气虚弱,收摄无力。
如《丹溪心法·头眩》说:“吐衄漏崩,肝家不能收摄荣气,使诸血失道妄行。”二是肝火亢盛,灼伤脉络,迫血妄行。三是肝阴不足,不能凝敛血液于肝脏,反而虚火内扰,引起出血。肝不藏血可见吐、衄、咯血,或月经先期、崩漏等出血征象。三种情形可从出血的多寡、血出之势及兼症等方面对其病机和证候加以鉴别。其中气虚者宜补肝气,兼补脾气;火旺者宜清肝火、降肝气;阴虚者宜滋阴制阳。
肝主疏泄和藏血功能是相互为用、相辅相成的。肝内贮藏充足的血液,可涵养肝气,维持肝气的冲和调达,以保证疏泄功能的正常发挥;血液藏于肝中,以及肝血输布外周,或下注冲任,形成月经,又需要在肝气疏泄作用调节下完成。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14528.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6月28日 下午12:27
下一篇 2023年6月28日 下午12:33

相关推荐

  • 孕期合并血小板减少症

    15年怀孕,不晕不吐开开心心到三个月建卡,血小板47,直接划为高危妊娠。正常人应该在100到300个单位,少于一百就比较容易有淤青,伤口流血不易好什么的。 然后,整个孕期小心翼翼,血小板却还是一路狂奔往下走,到32周复查的时候,已经掉到20以下,五十以下就不能自然分娩,怕用力猛了体内出血,而我只有17,很容易早产,胎儿营养不良,要是发作了极有可能大人全身器官…

    2024年2月3日
    72200
  • 血常规只有血小板低,好怕是其他恶性病

    手机码子略累,7月11号坐着地铁突然流鼻血,去医院一查血小板只有26,其实看看病友那些症状自己在四月已经出现,皮肤瘀青,小腿全是血点,但自己没在意,刚开始医生要求住院没同意7月14换了一家医院,血小板32开始吃维血宁,期间有瘀斑流了几次鼻血。 感觉自己是个特别胆小的人,害怕的要命,于7.24去了医院,医生开始给激素一天4片,9天复查血小板54,很开心可是最近…

    2022年11月27日
    1.1K00
  • 流鼻血后发现血小板减少,持续下降干着急

    2003年9月生,2017年5月流鼻血后发现血小板减少确诊是ITP,当时血小板6,前期有感冒。激素治疗敏感,血小板每次均能冲至300-400,停激素后维持在50-80左右,感冒会下降,感冒治愈后血小板会上升,共用了4激素,情况良好,几次因发烧第一天验血,血小板均在300以上,感冒后可能血小板有所下降,但能自动恢复。 1月11日因发烧三天不退,血小板从第一天(…

    2022年12月31日
    1.1K00
  • 幽门螺旋杆菌影响血小板?

    各位病友,我得这病也快四年了,第一年在浙一医院治疗过,那段时间用激素和依木兰,升血小板胶囊,维血宁,血小板正常,期间医生开了C14呼气试验去检查胃里有没有幽门螺旋杆菌,说一个菌会影响血小板,检查出来是阳性,说明有细菌,就配了一堆药,真要当饭吃了,吃了半个月检查还是阳性又配了药,当第三次检查时终于变阴性了,(一直用C14呼气试验),本来血小板就正常的,菌杀光后…

    2023年8月4日
    920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血小板减少中药+艾灸现在好多了

    9月26日受凉引起感冒发烧,打针吃药好点了,10月1日出去吃了点麻辣烫,晚上突然发烧恶心、头疼,去医院查血常规,血小板减少,医生让去山大二院血液科查血液,查完以后没问题,又让查是不是鼻窦炎引起的头疼,难受的我路也不能走了,还要查,后来挂急诊,也是让按这个自己查,也不知道是来的时间不对,还是医院都是这,郁闷的。最后还是回到自己家附近的医院给开了3天的消炎药(输…

    2023年11月3日
    888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