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爸妈家见到侄女,说她最近血小板降低,已经两次了,现在正在治疗。我心想:“真奇怪,以前没听她说过呀,一定是有什么原因!”所以问她情况,看有什么特别的。她说:“没什么特别的呀。”我又再问她:“那两次之间有没有什么共同之处?”她回答:“嗯,两次都是感冒以后出现的。
难道感冒还会让人血小板降低吗?”因为自己是一名药师,前段时间还在医院里碰到一个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而住院治疗的患者,原因是刚换用了一种抗癫痫病药。想到这,我赶紧问她:“你感冒都吃了什么药?”她说自己平时感冒一般都是吃克感敏,这两次还去小诊所配了几种药,但不知道是什么。
我告诉她:“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多,病毒感染啊,甚至某些药物也会。”她惊讶地说:“啊?真想不到!”我又继续说:“是药三分毒。这句话你听说过吧?意思就是很多药物都可能有毒副作用。有些解热镇痛药就会导致血小板减少,比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消炎痛等。
很多常用感冒药是复方的,里面可能含有解热镇痛药。比如克感敏里面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氨基比林两种解热镇痛成分;而克感敏、感冒清、感康、新康泰克红色装里面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果你不看药物成分,也许你同时服用了多种解热镇痛药,或者吃了含有相同解热镇痛药成分的药物都不知道。这样是很危险的,因为不合理的重复用药很容易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的出现或加重。比如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也许你的情况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她说自己以前根本就不知道这些知识。我叮嘱她,以后用药要注意了!再用这类药物一定要谨慎,看病时也要把这个情况告诉医生,能避免尽量避免,而且如果是病毒性感冒,多注意休息、多饮水、饮食清淡,不用药也会好的。 看来,大力宣传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知识还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医、药、护及患者都对药品不良反应知识有所了解,做到大家都重视它,并且正确处置,才能真正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这可是我们共同的希望啊!
目前市场上非常多的感冒药是OTC药,同时也是复方制剂,所含类似成分较多,如含非甾体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氨基比林等,含抗组胺药马来酸氯苯那敏、特非那定等,含呼吸道血管收缩药伪麻黄碱等,而且有些中成药中添加了西药不标注剂量甚至不标注添加了西药成分,所以有时患者在不注意的情况下可能就出现了重复用药,导致不良反应出现或加重,因此正如文中所说,我们应该加大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的宣传,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国家也应该规范感冒药的生产和销售。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14449.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