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科普引流,踩红线问诊卖药:“网络名医”靠谱吗?

网上经常看到有人说:“怎么感觉中医骗子多”?其实,中医不是骗子,而是骗子在披着中医的外衣行骗。

宣传是三甲公立医院专家,挂号收费链接却是私营诊所;表面以科普为噱头,实际以卖药为目的;打着知名专家旗号,背后是营销团队在运作……在短视频平台上,存在大量所谓“网络名医”,通过科普视频宣传,利用医生助理引流,发起微信视频问诊,联合私营诊所卖药,形成分工明确、高效运转的新型“网络问诊”,而不少患者看病买药后却称上当受骗

这个肯定是不可能靠谱的,必须要面对面才可以诊断正确的中医师已经非常了不起,如果说那种远程视频问诊的话,基本上都是骗人的!!!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视频首先无法号脉,“切”和“闻”都做不到,隔着屏幕“望”也不一定准确,舌苔也没看,那就只剩下“问”了。呵呵,问也免了,直接开药结束会话,这高超的医术真是绝!

中医远程视频问诊靠谱吗?

亲,中医远程视频问诊不靠谱的,中医诊疗讲的是望、问、闻、切,根据望、闻、问、切来综合诊断是否患有疾病。如果通过视频远程问诊,首先无法做到闻诊和切诊。使用电子设备会有反光,无法做到准确的闻诊。最后只剩下问诊了,只是问诊一下,中医是无法准确的诊断疾病的。现在很多商人都想把高科技赋予中医,但是不是所有的高科技都能和中医结合的。

中医远程视频问诊靠谱吗
中医远程视频问诊靠谱吗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短视频用户数已超9亿,许多用户通过短视频获取健康知识。受访医疗行业和法律人士表示,短视频科普促进了医学知识传播,而利用短视频将患者引流到平台外开展私下诊疗活动,甚至直接开方卖药,这一行为则可能已触及监管红线。

宣传是三甲公立医院医生,缴费链接却来自私营诊所

2022年8月,来自北方的患者彭先生在某短视频平台刷到一个科普视频,视频中一位穿着白大褂的人正就男科疾病进行讲解,并自称来自北京公立三甲医院,从事中医男科30多年。平台认证账号显示,该专家为北京某三甲中医医院的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知名专家,主治多种男科疾病。

彭先生私信该账号后,很快就有自称为医生助理的人打电话、加微信,并表示找专家看病需预约挂号,通过微信发来100元挂号缴费链接,收款方却是北京一私营诊所有限公司

来自湖北的患者杨先生也有同样的经历。2021年11月,他关注了一位三甲医院泌尿科主任医师的短视频账号,私信询问治疗情况,随后就有医生助理私聊并加微信,其发来多个缴费链接均显示为北京一私营中医诊所。当杨先生提出质疑时,对方表示,由于疫情原因,医院实行分流会诊,现在专家不在自己的医院坐诊,而在别的医院会诊。

对于患者反映的这些专家,半月谈记者以普通患者身份私信其中一位专家账号,并进入该专家建立的“粉丝群3”,群内管理员引导患者填写一张个人信息表,称填写后可以免费与该专家一对一沟通。

网络名医视频问诊真假
网络名医视频问诊真假

当记者填写个人信息后,很快就有一个北京的座机号码打来电话,自称为上述专家办公室,表示到北京三甲医院找专家面诊和线上微信视频看诊一样,都需自主预约挂号,挂号费为100元。之后医生助理通过微信发来一个该专家在某互联网医院的挂号缴费链接,链接最上方提示“最近未在正规医疗机构线下看过的无法在互联网医院开处方”,对此医生助理表示“专家签字确认就可以,没有影响”。

当半月谈记者挂号缴费后,支付账单显示收款方为天津一家中医有限公司,对此,医生助理的解释是该公司名为专家在互联网医院上的注册账号名。挂好号后,医生助理表示第二天会推送医生的看诊微信,第三天通过该微信视频看诊。对于专家远程会诊出诊地,医生助理表示为北京一私营诊所远程会诊中心,开药也都是该私营诊所,而且表示该专家具备开具处方权利,三甲医院的专家都可以在多个医院坐诊。

表面以科普为噱头,实际以卖药为目的

微信引流、挂号缴费往往只是这一新型“网络问诊”流程的开始,接下来则是视频问诊、开方缴费、快递发药等更为模板化的诊疗过程。

在半月谈记者挂号后的第三天,专家通过微信群聊视频问诊,简单询问病情和看完舌苔后给出诊断,前后持续不到7分钟。挂断视频后,记者被移除群聊,随后医生助理发来了“28天颗粒口服2986.88元”开药信息和一张门诊病案记录单,上面显示为其他患者指出的北京一私营中医诊所。

医生助理表示相关处方单均已推送至某互联网医院,并且不断催促尽快支付。当半月谈记者询问能否看具体处方单时,医生助理给记者发来一张签了该专家名字、但隐去具体信息的处方单,并称支付完成后才能看到完整的处方单。

一位来自河北的患者吴先生则向记者讲述了其多次在短视频平台看病买药的经历。2022年4月和6月,他先后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成都和北京两位男科专家视频,联系后同样都是线上交费挂号、微信视频问诊、线上开处方单、缴费买中药等一套流程。

“他们先是给我开了一个月中药,等药快吃完了,医生助理又来问我用药情况,并说要复诊开药;我说药没有效果,医生助理表示是我吸收不好,而且中药见效没这么快。”吴先生说。

一位河南的患者任女士告诉半月谈记者,她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私信一位皮肤性病科的医生后,医生称吃几个月中药就会好,每个月中药费高达7000元。吃完一个月中药后,该医生助理又主动联系患者推荐买药,并称有活动价。

多名患者向记者表示,他们收到的中药有的是煎好的中药汤剂,有的则是袋装的中药颗粒,基本都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限、无生产厂家。

中部一三甲医院医务处副处长表示,目前许多知名医疗机构医生在短视频平台都开设个人账号,这些经过认证的医生利用短视频进行规范的医学科普是允许的,但不应通过科普的名义引流到平台外开展私人诊疗活动。

打着知名专家的认证旗号,背后是营销团队在操作

多名患者表示,他们之所以会在网上看病买药,主要冲着这些三甲医院专家来的,这些专家不仅在视频平台上进行了认证,且信息在三甲医院官网都能找到,让患者信以为真。但引起这些自称受骗患者质疑的是:为何这些“真专家”却干起了“药贩子”的生意?

患者彭先生向半月谈记者展示了一张特殊的“协议书”,从中得以透视背后问题所在。该协议书的双方分别是彭先生和北京一家私营中医诊所,主要协议内容是:2022年10月,患者因反馈用药问题提出异议解决方案,双方经协商,中医诊所退给患者支付费用,并解除患者与中医诊所的医疗关系,同时要求患者此后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向中医诊所提出任何要求,并不得实施有损对方声誉的行为,不得鼓励或诱导其他患者向中医诊所主张权利。

彭先生表示,这份协议是他主动联系医生维权后的结果。当感觉自己被骗后,他联系给他看病的医生却迟迟没有得到有效答复,此后他开始在网上公开举报该医生。“迫于压力,那家卖药的中医诊所给我打电话,叫我不要在网上曝光了,医生是他们的合作伙伴,曝光已经影响到他们生意了,最后答应给我退款处理。”彭先生说。

彭先生告诉半月谈记者,他目前已帮助多名受骗患者顺利退款,但能退款的只是极少数,没能退款的患者更多,有的是碍于难言之隐不想去维权,有的则是觉得投诉无门。

网络名医视频问诊靠谱吗
网络名医视频问诊靠谱吗

最近,一位受访的上海某三甲医院医生专门录制了网络看病防骗短视频。在他看来,相比于以前网上各种“假名医”,目前短视频平台上“看病卖药”的都是经过平台认证的真医生,但这些医生背后都有商业机构在运营,从科普视频制作、私人微信引流、医生助理联系,到专家视频问诊、线上处方开具、中药快递发货等流程,已形成分工明确、话术固定、高效运转的新型“网络问诊”体系,涉及公立三甲医院医生、私营中医诊所、卖药团队、商业运营机构等多个主体,批量化、模板化制造“网红医生”,使得本应严肃的诊疗行为逐渐演变成不断逐利的资本行为,严重背离互联网诊疗服务发展的初衷。

2022年3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联合制定的《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公布,明确了互联网诊疗监管的基本原则和监管要求。

北京德恒(南昌)律师事务所律师肖晓明表示,在互联网医院提供诊疗服务时,相关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都需要在卫健部门注册备案,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而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部分医生通过短视频平台引流,直接绕开互联网医院私下挂号缴费、视频问诊、开方寄药等,这些行为均已触及监管红线。

受访人士表示,目前短视频平台衍生出来的这些诊疗乱象,影响正常互联网诊疗秩序和患者生命健康,相关平台和监管部门需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各类网络医疗乱象,维护互联网诊疗服务健康发展的环境。

看看病友们看病受骗后的评价

病友评价视频问诊卖药医生
病友评价视频问诊卖药医生
病友评价视频问诊卖药医生
病友评价视频问诊卖药医生
病友评价视频问诊卖药医生
病友评价视频问诊卖药医生
病友评价视频问诊卖药医生
病友评价视频问诊卖药医生
病友评价视频问诊卖药医生
病友评价视频问诊卖药医生
病友评价视频问诊卖药医生
病友评价视频问诊卖药医生
病友评价视频问诊卖药医生
病友评价视频问诊卖药医生
病友评价视频问诊卖药医生
病友评价视频问诊卖药医生
病友评价视频问诊卖药医生
病友评价视频问诊卖药医生
病友评价视频问诊卖药医生
病友评价视频问诊卖药医生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12915.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4)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3月21日 上午11:26
下一篇 2023年3月21日 下午8:28

相关推荐

  • 把幽门螺杆菌治好了,孩子的血小板就正常了?

    我儿子去年8月份意外发现血小板低,当时是52,连续检测了两个月,分别是56,62,后来我们就住院做了骨穿,还做了其他一些检查,除了查出幽门螺杆菌阳性,也没发现其他大问题,医生就让我们出院,检测血常规,一直到现在,我们什么药也没用,孩子的血小板一会是62一会是55,一会儿是70,总在50到70之间徘徊。 有人说孩子的血小板减少是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我也搞不懂,因…

    2023年12月9日
    71300
  • 15岁得了血小板减少,20岁时确诊为红斑狼疮高烧40度

    15岁时我得了血小板减少,20岁时确诊为红斑狼疮,那时候高烧40度,半夜找了小门诊不敢看,建议我去大医院,以后被我姐夫送到急诊打吊针抽血,因为姐夫工厂都是在半夜送货,所以那时候是自己撑着40度的高烧头昏而不敢睡,要看吊瓶不敢麻烦我姐夫,在血小板减少期间好感男是一直都有陪我到医院复诊的,直到住院的时候他没有出现过,因为我是在他亲戚的工厂工作的,所以确诊后消息传…

    2022年8月23日
    1.1K00
  • 血小板50-70指标一直上不去

    我家宝宝2岁,之前两只脚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淤青,以为是宝宝玩的时候磕到的。直到一天鼻子流血不止带到医院检查,血小板已经降到9×10^,医生马上把免疫球蛋白给她挂上了,到今天已经三个星期了每次指标检查一直徘徊在50到70 之间。有人知道这种跟我家宝宝一样的病例吗?接下去要怎么样才能让指标上去?谢谢大家了! 如果是确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没有出…

    2022年12月9日
    1.2K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初发病必读:血小板减少新病友引导(ITP?)

    亲爱的ITP病友 以及 儿童ITP宝宝们: 开头先说明:ITP几种叫法(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都统称为itp)都统称为itp…都统称为itp…当初发病的你打开这篇文章的时候,你的心情肯定是无法形容的,不知道血小板减少是什么病的“前兆”(白血病?),血小板这个词也是第一次见,更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 希望…

    2022年6月12日 ITP指南
    9.6K00
  • 血小板减少幽门螺杆菌一定要治吗?

    调查显示,在中国有很多人被查出来感染幽门螺杆菌,这些人几乎占了全国人口的一半。大家都是知道的,这是一种病菌,对胃伤害很大,在人们的观念里病菌就一定要清理干净才行。何况,还可能会让胃机能崩溃,甚至会影响生命安全,所以,人们脑海里想的都是如何清除它。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人们一定要治好吗? 家里人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属于这个情况的人,就算是感染了也是不要治的。这…

    2023年6月16日
    625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7条)

  • 万哥
    万哥 2023年3月21日 下午4:00

    远程视频看中医,这不可靠。而且一次性开一个月的药更加不可靠。切忌不要盲目就医!

  • 匿名病友
    匿名病友 2023年3月21日 下午4:04

    我经历过,一次开一个月到三个月的中药!九千多块的中药钱,看了这篇文章之后真觉得这种医生……无语无语!

  • ㅤㅤㅤ
    ㅤㅤㅤ 2023年3月21日 下午4:07

    被鲁迅说中了,中医也变成了有意无意的骗子了。
    中医即使是面诊,当面望闻问切,也不靠谱,何况视频问诊!重点在于良心!
    视频问诊纯属欺骗行为,江湖骗子,请大家不要相信网上骗子

  • ㅤㅤㅤ
    ㅤㅤㅤ 2023年3月21日 下午4:09

    我是抖音上关注了某中医教授(网上也可以查到,确有此人),之后联系,100块钱挂号费,等了十几天轮到我了。之后,视频看舌苔,问各种生活情况诊断,给我开了35天的药,3千块。我没要。看的不错,但是卖药有点反感,100块就当心理疏解了

  • 紫癜病友
    itp患者 2023年3月21日 下午4:12

    奉劝大家千万别上当,我前前几天就上当当了,我也也是是看某教授的科普视频,然后与他他的助手添加微信,通过视频给我妈看病,药非常贵,半月就三千多,服用后反而病情加重,发信息问他,没有回音,钱打水溧

  • 紫癜病友
    itp患者 2023年3月21日 下午4:13

    一点都不靠谱,药贵一点效果都没有。

  • 万哥
    万哥 2023年3月22日 上午11:13

    很多人初发病都焦虑,心急,急有什么用呢?
    ​起码得去了解这个病,首先你去了解了itp这个病,上面科普文章第一段:itp目前尚无根治手段。
    ​第一条就能让你少被那些虚假夸大宣传血液病医院,少走弯路,少被骗。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