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激素”色变,你对激素的认识正确吗?

在临床上对患者一提起激素,大家几乎异口同声的对医生说“不”。其实,激素有多种,都属处方药。不仔细权衡利弊,医生一般是不会给患者开激素或激素类药的。因此,在对医生说“不”之前,不仅要对自己的疾病有所了解,最好还要对激素的分类有所了解,才能更好的配合医师的治疗。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

激素是一些由人体的腺细胞制造、分泌后直接进入血液的小分子物质,是几大类物质的统称。临床上激素的种类很多,分泌激素的器官在临床上称为内分泌器官,与激素有关的疾病称为内分泌疾病。但是,通常意义上的内分泌科,很多都只看甲状腺疾病(如甲亢、甲减)和糖尿病等。大一点的医院也诊断一些与肾上腺有关的疾病,但肾上腺疾病一般都要手术,属于外科范畴,所以研究肾上腺疾病的内科专家较少。

在众多的内分泌器官中,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具有促进组织代谢、促进神经发育的作用。如果新生儿出生后缺乏甲状腺素,孩子的神经系统将会受到影响,有可能在未来形成弱智。目前开展的新生儿出生缺陷普查中,有一项就是筛查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如果查出来了,要及时给孩子补充甲状腺素。这样孩子的生长、智力发育都不会受到影响。否则,不仅孩子生长发育迟缓,而且神经系统的发育会受到不可逆的影响。现在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弱智。此外,在甲状腺旁边,还有一个很小的内分泌器官,叫甲状旁腺。其主细胞分泌一种叫甲状旁腺素的激素,主要调节体内钙、磷平衡。由于有这类异常的人很少,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

胰腺既是一个外分泌器官,又是一个内分泌器官。作为外分泌腺的胰腺,主要分泌各种消化酶,消化吃入的食物;但作为内分泌的胰腺,主要是胰腺胰岛中的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功能。其实胰岛中还有一种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矛盾的一对,二者维持体内血糖的平衡。现在很多人有糖尿病。严重时需要注射胰岛素以维持血糖的正常。有些不良医师利用人们对激素的盲目害怕心理,推销所谓的不含胰岛素的中药,危害患者。

人分男女,其第二性征完全不同,其实也是激素在起作用。男性睾丸中的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使得男孩肌肉结实、喉结突出、声音洪亮、体毛很多,性格上争强好胜,并维持男人的性征和性欲。而女人的性征则是由雌激素维持的,但与男人不同。除了雌激素外,还有孕激素。这两个激素在一起分工合作,才有了月经、卵泡发育等等。生理上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增生,维持女性性征,如女生身体上的脂肪分布与男生不一样,刺激乳房发育,使得女生的皮肤细腻、声音轻柔,性格上嫉妒心强等等。每当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在卵巢排出了成熟的卵细胞之后,卵巢内的卵泡膜细胞就分泌孕激素。孕激素使得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改变。到了一定时候,孕激素突然消失。受到孕激素作用的子宫内膜中的螺旋动脉会扭曲、变细,导致子宫内膜层因供血不足而脱落,形成月经。雌、孕激素虽然都是卵巢内的细胞分泌的,但作用不同,并不是对抗,而是分工、合作。

糖皮质激素禁忌
糖皮质激素禁忌

其实,人们在拒绝说“这是激素啊,用不得的”呼声中,一般是指肾上腺皮质激素。这是一种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俗称糖皮质激素,具有消炎、抗过敏、抑制组织增生等功能,但同时也有很多副作用,如降低人体的免疫力、使人产生向心性肥胖,就是那种面部像浮肿,腰板增粗的厉害,在小儿肾脏病病房,可以见到好多这类儿童。其实,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很多,有些免疫性疾病没有其它治疗方法,还不得不使用它。糖皮质激素在治疗血小板减少症中属于一线用药,合理科学用药,一般医院配合丙球蛋白治疗ITP患者,效果十分明显,但是糖皮质激素也存在一定副作用,很多家长在治疗过程中比较排斥,或者依赖激素维持血小板值,都不不科学的。服用糖皮质激素期间,要注意一下几点:

1、饮食适当
2、防止感染
3、观察不良反应
4、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应用糖皮质激素产生的向心性肥胖、皮肤变薄、痤疮等外观的变化一般停药后会慢慢缓解,血小板患者应用前应做好心理准备。

这么多内分泌器官,什么时候分泌激素,什么时候不分泌激素,什么时候多分泌点,什么时候少分泌点,其实都由领导说了算,内分泌器官自己说了不算。这个直接调节内分泌器官功能的“领导”,叫做垂体或者脑垂体。脑垂体也是个内分泌器官,它分泌的激素,作用于各个内分泌器官,如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可以这样说,垂体是这几个内分泌器官的直接“领导”,但并非最大的领导。在垂体之上,下丘脑还要分泌一些激素,作用于垂体。算是垂体的领导,是调节身体内分泌器官的总指挥。

在妇科领域,月经不调和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的功能有关,所以妇科领域的疾病的检查常常围绕下丘脑、垂体、卵巢转。我们也将这几个器官联系起来称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由于激素的分子很小,现在几乎所有的激素都可以通过人工合作或者从动物体内提取,或者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由细菌生产,纯化后成为治疗疾病的良药。比如,避孕药就是根据人体内雌、孕激素在体内的变化而模拟出来的;治疗功血的药物也是如此。

由于各种激素有各自的功能,临床上治疗疾病时使用的激素也有各自的不同。有些激素可以长期吃,有些激素只能临时吃;还有的激素一旦服用,就要用完一个周期,如妇科内分泌治疗中的雌、孕激素周期疗法和避孕药,中间不可以随便中断,否则会产生严重后果。临床上每年都有因自行停药后产生大出血到医院急救的例子。大家千万别小看了避孕药。

除了避孕药外,几乎所有的激素类药,都属于处方药。处方药的使用都有严格的适应证、禁忌证。一般来说,没有一定的指征,医师是不会开具激素或激素类药的。因此,在推谢激素类药物时,一定要搞清楚是什么病,为什么要使用激素药,不用会有什么害处。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12675.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3月9日 上午11:26
下一篇 2023年3月9日 下午4:12

相关推荐

  • 儿子血小板减少紫癜的治疗经过

    简要的介绍下我儿子血小板减少紫癜的治疗经过,详细的内容都在我的日志中,想了解的可以看看。 2020年的9月份,成成连续得了两次红眼病,在治疗红眼病当中,我觉得是眼药水点的过量了,差不多5分钟点两滴(其中有利福平眼药水)。红眼病好了,身上就出现紫癜,腿上有血点,当时没当这是病,10月3日-6日,还去参加了广东省的游泳比赛。当时孩子可能处于比赛的兴奋中,腿轻轻的…

    2022年12月25日
    94500
  • ITP是一种慢性病像高血压一样

    每年的9月21日至9月27日被定为国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疾病周。2010年,为了帮助这些只是磕碰、摩擦就会血流不止的疾病人群,The Platelet Disorder Support Association发起了这项活动,旨在提高公众对ITP的认知,关心并支持ITP患者。今年国际ITP疾病周的主题是“无畏ITP束缚,凝聚自由新力量”。 据了解,I…

    2023年6月2日
    1.0K00
  • 什么样的人更易得血小板减少症?

    首先每个人身体的免疫力各不相同,有的免疫力较弱容易出现出血症状,有的人免疫力强不容易出现出血。而且血小板减少分为好几种,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和继发性性血小板减少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次血小板减少与人体的活动状态有关,有的人多运动一经过磕磕碰碰就出现出血,而且不容易康复;有的人经常不运动,一般不会发现身体异常的状况。血小板减少的发病群体可以是任何人,不过有两种人发…

    2023年5月13日
    6860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ITP患者如何使用糖皮质激素才能降低毒副作用?

    ITP患者如何使用糖皮质激素才能降低毒副作用?   血小板减少症(ITP),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众所周知,但是又不得不使用它!因为糖皮质激素对于重型ITP患者来说可以短期刺激骨髓造血提升血小板,从而避免了因血小板急速下降导致出血危及生命的情况发生!先进行激素冲击治疗,待ITP患者血小板稳定在20以上,再进行以中医药为主的治疗是常见的治疗ITP的思路,也…

    2023年6月14日
    1.0K00
  • ITP患者一定要知道的知识

    关于确诊ITP的确诊必须强调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应仔细询问病史包括感染史、服药史、毒物接触史、家族成员出血史或乙肝、红斑狼疮病史;查肝胆B超、肝功能、凝血功能等。若脾大明显,肝大,淋巴结大,黄疸,肝功能,凝血时间明显异常,常提示为肝病等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尚需查骨髓穿刺。可据此排除再障、白血病、PNH或MDS等其他血液病。若脾大而骨髓巨核细胞无成熟障碍,应考…

    2023年5月27日
    1.6K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