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18年

女孩儿19岁,血型:B。1岁2个月时手部出现寻麻疹,2岁1月腿部摔伤后易有紫斑,2岁3个月查血小板3万,经骨穿确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住院20多日,主要点滴丙球5X50ML,地塞米松冲击疗法。出院后继续服用强的松,一周减一次,共服60天,发现血小板下降很快,出院一周从32万降到24万,第二周降到12万,7万多时开始服中药5个月,前期血小板一直不稳定,后期相对稳定在10万左右,维持半年。

血小板减少淤青紫癜
血小板减少淤青紫癜

3岁3个月血小板又降至5万,住院1个月,先用青霉素、先锋等控制咳嗽症状,拍肺部X光片及结核、GB抗体测试、嗜异性凝聚试验均为阴性,再次骨穿复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幼淋细胞多见。期间口服强的松,胺泰素,多抗甲素片,注射丙球5X50ML,干扰素等。出院后继续服用强的松共7个月,每3-4周减1/4,8月中旬血小板低于10万,后回升。此后忽正常忽低于正常值,腿部偶有紫癜,饮食一直不好,有厌食症状,夜间有遗尿现象,直到8岁才彻底的不会在遗尿。7岁起鼻子容易流血,特别是最近,早上起来,常常鼻子流血。

7岁2个月起,常常叫肚子疼,做HP印迹检查,结果提示Ⅱ型HP感染,UREB、URCA抗体均为阳性。做TOKCH检查,单纯性疱疹病毒Ⅱ型HCVⅠ、Ⅱ型均为阳性,9岁查HP抗体阴性,查TORCH,结论阴性。
7岁2个月外周血检查WBC分布略高,分类:中性粒细胞呈轻度左移改变,中性粒细胞浆颗粒增粗,成熟RBC形态尚可,血小板分布减少,偶见大血小板、畸形血小板,全片未见原幼细胞。(00年6月8日的检查报告是这样的:白细胞分布无明显增减,分类中性分野核粒细胞34%,淋巴细胞57%,异型淋巴细胞3%,嗜硷粒细胞1%,单核细胞2%,成熟红细胞形态、大小无明显异常,血小板分布低,偶见异型血小板。)当时血小板只有3万,7岁2个月打了一个疗程16支100万单位的干扰素,口服胺酞素和青霉素。

7岁10个月血小板,只有1.3万,又住院治疗。点滴两天地塞米松和VC,4日后复查即升到7.2万,一周到16.1万,血小板分布宽度22.3万,大血小板比率56.1万。静脉注射5天就改为口服强的松和升血小板胶囊,强的松减量,血小板下降明显,减的比较慢,2.5mg的量一直保持一年多,后把吃了近半年的半片强的松改为吃1/4片,15天后全部停服,血小板有3.4万。
身高、体重由一岁前的超标到2岁后均为低于标准值。8岁10个月只有21公斤,11岁29公斤,13岁初潮,14岁52公斤(称重时吃了3个月一颗半强的松)160厘米。

血小板减少淤青紫癜
血小板减少淤青紫癜

其血常规检查有个规律:血小板低于正常值时,淋巴细胞值一般均高于正常值(只有两次低于正常值:7岁淋巴细胞是1.86 10^9/L,7岁半的淋巴细胞是0.6910^9/L),其他数据均在正常值范围之内。
另有一个现象:孩子每次感冒发热,静脉点滴青霉素和使用相关抗菌素后,血小板都有所上升,而且大多数时候会升到正常值,特别是8岁半因扁桃腺发炎,发热4天,输青霉素5天,并吃了一段时间的氨必仙,血小板奇怪的升到21.4万。

9岁半做第三次骨穿,两个医院的骨髓细胞检查报告结论分别如下:一、“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3+,粒细胞系统增生,分类以中性晚幼及杆状核细胞增生为主,早期细胞可见,部分细胞核浆发育平衡欠佳,嗜酸性粒细胞可见。红细胞系统增生,分类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早期细胞可见,部分幼红细胞血红蛋白成熟稍差。淋巴细胞 比例、形态正常。全片见巨核细胞156只——幼稚型:1/25,颗粒型:22/25,裸核型:2/25,血小板可见。”检验诊断:巨核细胞系统明显增生伴成熟欠佳。二、骨髓增生活跃,粒、红各阶段构成比及形态大致正常,比值偏低。全片共找到约158个巨核细胞,分类计数100个,血小板偶见。
9岁半做淋巴细胞亚群全套,检验结果:总T(CD3阳性)淋巴细胞75%,B淋巴细胞13%,T辅助细胞(CD3、CD4双阳性细胞)40%,T抑制细胞(CD3、CD8双阳性细胞)32%,NK细胞14%。T细胞+B细胞+NK细胞总数102,T辅助细胞/T抑制细胞比值1.25。

11岁2个月血小板为5千,住院治疗,体重29公斤,用米乐松、泮立苏各40mg点滴注射,8天后查血小板为1.7万,治疗效果不明显,改为点滴15 mg地塞松,泮立苏40mg,4日后查血小板为3万。
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S滴度/核型)结果是1:80斑点型,1:160斑点型,其他各项指标均为阴性,肝、肾大部分指标正常,仅碱性磷酸酶一项为334LU/L,HBsAg、HBeAg、HBeAb、HBcAb都在正常值,但HBsAb是94.88Miu/ml,抗心磷脂抗体,IgA、IgM、IgG三项指标中,IgA、IgM为阴性,IgG为阳性。大小便常规及X射线正常。查torch、coomb’s试验、HP印迹、乙肝、甲肝、丙肝、戊肝皆为阴性。IgA、IgG、IgM、C3、C4皆在正常值范围。

达那唑胶囊
达那唑胶囊

出院后服用强的松,昆明山海棠,后加上达那唑,直到12岁半,期间血小板不稳定,药一减少,就掉得厉害,少的时候是9千,多也就8万。
12岁10个月开始出现月经,到目前周期还不正常。13岁查血小板又不到3千,3月先是来了次月经,量少,不到一周,又来月经,量多,晕倒在课堂,眼、唇都是白的,血小板只有3千,血色素血色素89g\l,使用缩宫素针2天,地米每天30MG共输液4天,血小板升到5万,改为口服强的松40MG,体重45公斤。本次从第一天输液开始,就胃疼,持续疼痛,而且没有食欲。用了泮立苏等,还是会疼。

口服强的松2周后,疼痛感基本消失,开始加上升血小板胶囊,每天3次,每次4颗。激素和升血小板胶囊使用半年,没有明显效果,停用。13岁10个月又开始服用一颗半强的松及中药近半年,血小板一般不到1万。之后6年基本没有治疗,血小板也基本在1万以下。10多年来,吃过不少中药,但效果不佳。

19.4岁时,右大腿根部可能因为练习压腿而导致淤青严重,后逐步恢复,一个月后右大腿根部肿胀疼痛,做B超正常,血小板1万,住院,先用60毫克泼尼松冲击,4天后查血小板5千,又用一天泼尼松后改用40毫克地米冲击4天,用地米冲击2天后血小板为1.2万,4天冲击完毕又掉会8千。目前出院,想请教此种情况下,是否还值得继续用激素维持?

文章属于病友个人治疗见解及自身对疾病的治疗分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谨慎参阅!

提示:ITP6病友网站内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

作者:血小板减少交流群病友分享(文章内图片于群内交流)

链接:https://www.itp6.com/11400.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1月8日 下午12:55
下一篇 2023年1月8日 下午1:10

相关推荐

  • 嗜血细胞综合症,血小板升不上去

    12月5日下午,宝宝在温州中心医院足月顺产,男孩,6斤多重,皮肤很白,隔壁床的都夸孩子长得好看。孩子都出生后也能正常吃奶。大家都为家里添丁而高兴。然而12月6日早上,奶奶发现宝宝身上起红点,询问护士医生,后就转入了儿童重症监护,并挂上呼吸机。当天医生给出的病因是肺部感染。然后第二天医院通知宝宝血小板减少只有10个,需要立即输血小板。姐夫跑到血站输血后,医院给…

    2023年4月4日
    82100
  • ATG治疗后一年

    感谢信 一年前的这时候,我母亲刚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病科出院不久。随着她回家,全家人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2022年4月15日,经一个病友介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病科的孔凡盛主任尤其擅长重型再障、MDS、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移植治疗。 于是我在好大夫上联系上了孔主任,我立马把在当地医院的检查报告发了过去,孔主任很快回应,讲了病情的发展趋势,治疗…

    2023年7月5日
    2.0K10
  • 微信病友交流群
  • 重症状轻板值,不是所有的发烧都升血小板!

    重症状轻板值,不是所有的发烧都升血小板! 第一篇 病情介绍、治疗经过 2014年10月1日,一个我终生都不会忘记的日子,因为这天,ITP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也打乱了我们的生活。9月30日,孩子幼儿园午觉醒来,老师察觉发烧,随即带到医院。医生看嗓子等各方面都很好,交代高烧就吃退烧药,多喝水,没有查血常规。30日夜,按照医生交代,超过39度用了退烧药。我自己明显感…

    2022年11月25日
    1.1K00
  • 20多年ITP药物切脾都无效,脑出血头疼

    患者网名:心中的日月,血小板减少20多年,第一次发病是1998年1998年突发鼻出血止不住,在当地医院就诊后,输注两瓶丙球蛋白后血小板升至正常后出院。1998年-2006年中间偶尔喝补血的中药加维生素C。2006年第一次来月经半个月走后,身上突现布满出血点,来医院查血小板8,后注射足量丙球+地米注射5天血小板降至3,后输血小板转至武汉同济,当时教授给的结论是…

    2023年1月2日
    1.2K00
  •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血小板减少病例

    我妈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从11年8月到现在治疗了有半年时间了,期间治疗的艰辛、家人的担心-总结一句话:寝食难安!迫不及待地写这个帖子希望对免疫性血小板患者的治疗有帮助,少走弯路。 我妈在2月13日在南京鼓楼医院风湿科孙凌云教授处注射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23号查血小板175、25号122,今后还会定期复查。我妈在8月发病在我们温州当地医院治疗,期间用激素8…

    2023年3月13日
    2.2K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w959870

在线咨询:请联系病友群内 群主万哥
邮件:wange@itp6.com

时间:7*24小时 不打烊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血小板减少不仅是一种疾病,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是一类存在多种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查不到原因时暂时定性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前叫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统称为ITP!ITP6病友网由病患制作是患者互动、沟通、学习、互助的平台,建立病友交流群抱团取暖。